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网游>三国:开局骂袁绍收貂蝉> 第132章 一封书信惊蔡瑁,江夏城外布疑兵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2章 一封书信惊蔡瑁,江夏城外布疑兵(1 / 2)

帅府的书房内,烛火通明。

郭独射亲自铺开一卷上好的竹简,手持狼毫笔,蘸饱了墨。

孙策和周瑜分立两侧,屏息凝神地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都很好奇,父师会写一封什么样的信,去“说动”那个手握荆州兵权,心高气傲的蔡瑁。

郭独射沉吟片刻,笔走龙蛇,一行行字迹很快便出现在竹简上。

他写的不是什么策反的密信,更不是威逼利诱的檄文。

通篇看下来,倒像是一封老朋友之间的问候信,充满了对蔡瑁的欣赏和……惋惜。

信的开头,先是大加赞赏蔡瑁的治军之能和水师之强,称其为“长江壁垒,荆楚干城”,

说自己久在江东,也对蔡瑁将军的大名如雷贯耳,神交已久。

这番吹捧,恰到好处,既抬高了蔡瑁的地位,又不显得过分谄媚。

紧接着,笔锋一转,开始为蔡瑁“鸣不平”。

信中写道:“闻将军之才,可比韩信、白起,然屈身于刘景升(刘表字)之下,

如宝剑藏于木匣,明珠投于暗室,岂不可惜乎?”

“景升公乃仁厚长者,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其所好者,非金戈铁马,而是清谈玄学;

其所重者,非将军这等国之栋梁,而是祢衡那般无状狂徒。

将军空有一身本事,却只能为腐儒看家护院,独射窃为将军不值也!”

这几句话,简直是说到了蔡瑁的心坎里。蔡瑁自负才干,

早就对刘表重文轻武,只知空谈的作风心怀不满了。

郭独射这番话,无疑是把他想说又不敢说的话,全都捅了出来。

孙策看得是连连点头,心里暗道:父师这手厉害啊,先给你戴个高帽,再帮你骂老板,谁看了不舒服?

信的后半段,才是真正的杀招。

郭独射话锋再转,提到了江夏的黄祖:“江夏黄祖,一勇之夫耳。

此人有勇无谋,性情暴虐,屡屡挑衅我江东边界,杀我父执,此仇不共戴天!

我主伯符,少年英主,卧薪尝胆,不日将兴义师,讨伐黄祖,以慰先父在天之灵。”

这里,他明确地把目标锁定在了黄祖身上,让蔡瑁觉得,江东要打的,只是黄祖,和你们襄阳无关。

最后,才是图穷匕见的一句:

“刀剑无眼,战火无情。

若战端一开,恐波及无辜。

然我江东与将军,实无冤仇。

若将军能约束麾下,静观其变,则江东上下,感念将军大德。

待我军功成之日,江夏之地,物阜民丰,或可为将军治下之新土。

届时,将军手握两郡之兵,荆州之未来,非将军莫属矣。言尽于此,惟将军察之。”

整封信,没有一个字是劝降,没有一句是威胁。

它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一,你蔡瑁很牛逼,但跟错了老板。

二,我们要打黄祖,因为他跟我们有私仇。

三,你黄祖是死对头,他要是倒了,对你蔡瑁有天大的好处。

四,你只要在一边看着别动,好处就是你的。

这根本不是一封劝降信,这是一份赤裸裸的、充满了诱惑的交易!

“高!实在是高!”周瑜看完,抚掌赞叹,“父师此信,不提一兵一卒,却胜过千军万马!

蔡瑁此人,素与黄祖不和,又觊觎荆州之主的位置。

此信一到,他就算不信,疑心也必然大起。

他会想,江东军是不是真的只想打黄祖?

如果我出兵救黄祖,万一两败俱伤,岂不是让蒯越那些人捡了便宜?

如果我不救,黄祖败了,江夏就成了我的,这买卖划算啊!”

“只要他开始这么想,开始犹豫,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孙策也是一脸的恍然大悟:“我明白了!父师这是要让蔡瑁从我们的敌人,变成一个袖手旁观的看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