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以雷霆万钧之势,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便兵不血刃地拿下了整个荆州。
这个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飞过了长江,传遍了中原大地,最终,送到了许都,曹操的案头。
司空府,书房内。
曹操看着手中那份来自荆州的紧急军报,脸色阴沉得几乎能滴出水来。
他刚刚在官渡,以弱胜强,奇迹般地击败了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敌人袁绍。
虽然赢得惨烈,但毕竟是赢了。
他本以为,扫平北方,统一天下,已经是指日可待。
可他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北方的时候,他后院的邻居,那个被他一直视为“守户犬”的刘表,竟然就这么悄无声息地,被江东的孙策和郭独射,一口给吞了!
十万大军南下,三路并进,水陆合击……
看着军报上描述的江东军那堪称完美的军事行动,曹操的眼皮,忍不住跳了跳。
尤其是,当他看到“风火轮”舰队,逆流而上,一日之内,便摧毁了荆州水师,奇袭江陵时,他的瞳孔,猛地一缩。
“不用帆,不用桨,可在江上自行疾驰的怪船?”
曹操喃喃自语,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长江天险,对于江东水师来说,已经不再是阻碍,反而成了他们可以肆意驰骋的坦途!
“郭独射……郭独射!”曹操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个名字。
从煮酒论英雄时,被此人当众羞辱。
到后来,此人辅佐孙策,平定江东,击杀袁术。
再到如今,设计吞并荆州。
这个当初被他看不起的“狂士”,已经成长为了一个让他都感到心悸的,真正的庞然大物。
“主公。”
书房的门被推开,荀彧、郭嘉、程昱等一众心腹谋士,走了进来。他们的脸上,也都带着凝重的神色。
显然,他们也都知道了荆州的消息。
“都看看吧。”曹操将手中的军报,递了过去。
众人传阅了一遍,书房内的气氛,愈发沉重。
“竖子!安敢如此!”脾气火爆的程昱,第一个忍不住骂道,“孙策、郭独射,名为汉臣,实为国贼!
竟敢趁主公与袁绍决战,国力空虚之际,悍然侵占同为汉臣的疆土!
此等行径,与国贼董卓何异?
主公,末将请命,即刻点齐兵马,南下讨伐!
为刘景升报仇,为朝廷收复荆州!”
“仲德,不可冲动。”荀彧皱着眉头,摇了摇头,“我军刚刚结束官渡之战,将士疲惫,钱粮耗损巨大。
袁绍虽败,但其子袁谭、袁尚,尚在河北盘踞,仍有数万之众。
此时,我军实不宜再开启南线战端,陷入两面作战的窘境。”
“文若先生所言极是。”郭嘉咳嗽了两声,他本就身体不好,官渡之战耗费了他太多心神,此刻脸色更显苍白,
“荆州已失,蔡瑁那等酒囊饭袋,献城投降,我军已然失去了最佳的介入时机。
如今,郭独射大军在握,又有长江之险,更有那……‘风火轮’相助。
我军若贸然南下,水战,必败无疑。
陆战,我军虽强,但劳师远征,补给困难,胜算,亦不过五五之数。”
郭嘉的分析,如同一盆冷水,浇熄了程昱的怒火。
是啊,打不过。
至少现在,打不过。
曹操揉了揉发痛的眉心,烦躁地问道:“那依你们之见,该当如何?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将荆州这块肥肉,吞进肚子里?
荆州若失,我等便失去了南下攻伐的跳板。
日后,江东便可据长江之险,与我等划江而治,成心腹大患!”
书房内,陷入了沉默。
打,打不动。不打,又不甘心。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贾诩,缓缓开口了。
“主公,强攻不可,或可智取。”
曹操精神一振:“文和,有何良策?”
贾诩抚了抚颌下的短须,慢条斯理地说道:“郭独射此番出兵,打的旗号,
是为刘表长子刘琦,讨还公道,诛杀国贼蔡瑁。
其行事,尚在‘大义’的框架之内。我等,亦可以‘大义’,来压制他。”
“主公,可以天子之名,下一道诏书,派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前往荆州。”
“这诏书的内容,要分两层。”
“第一层,是褒奖。褒奖孙策与郭独射,忠君体国,为朝廷平定荆州内乱,乃是大大的功臣。
并顺水推舟,正式册封刘琦为荆州牧,以彰显朝廷的恩德。”
“第二层,才是真正的目的。诏书中,要‘请’吴侯孙策,与郭司徒,班师返回江东。
毕竟,荆州内乱已平,他们的大军,再继续驻扎在别人的地盘上,于理不合。
同时,朝廷会派遣新的官员,前去‘协助’刘琦,治理荆州。”
贾诩的嘴角,勾起一抹深邃的笑容。
“郭独射若接诏,撤兵。
那我军便可顺势派遣大将,率军进驻襄阳、南郡,兵不血刃,便可将荆州,重新纳入朝廷掌控。”
“他若不接诏,抗命不遵。
那便是公然违抗圣旨,不尊朝廷。
他之前所做的一切,所谓‘替天行道’的伪装,便不攻自破。
届时,他便会从‘功臣’,变为‘国贼’。
主公再兴兵讨伐,便是名正言顺,天下人,亦无话可说。”
“此计,名为‘捧杀’。无论他郭独射接与不接,我等,都立于不败之地。”
听完贾诩的计策,曹操的眼睛,猛地亮了起来。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