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州牧府。
刘表听到这个消息时,手中的笔,都掉在了地上。
“什么?黄祖……黄祖死了?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江夏……也丢了?”
他脸色煞白,身体摇摇欲坠,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下方的蒯越、蒯良、蔡瑁等人,也是一个个面色凝重,大厅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主公,孙策军锋芒太盛,又有那郭独射为其谋主,如今连下沙羡、江夏二城,兵锋直指我襄阳,我等……我等当早做准备啊!”蒯良忧心忡忡地说道。
蔡瑁此刻的心情,最为复杂。
他既为黄祖这个死对头的覆灭而暗自窃喜,又为江东军那恐怖的战斗力而心惊胆战。
郭独射的信,他收到了。
他也确实如郭独射所愿,按兵不动,坐视黄祖败亡。
可他没想到,江东军,竟然赢得这么快,这么彻底!
现在,火已经烧到了自家门口,他这个“看客”,也快要变成“盘中餐”了。
“德珪(蔡瑁字),”刘表颤抖着声音,看向自己的小舅子,“我荆州水陆大军,皆在你手。你……你可有把握,挡住孙策?”
蔡瑁心中叫苦不迭。
挡住?怎么挡?黄祖的三万精锐,说没就没了。我手下的兵,难道比黄祖的还强?更何况,那个郭独射,用兵如神,鬼知道他还有什么后手?
他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主公,孙策军,士气正盛,势不可挡,暂避锋芒,方为上策。”
“暂避锋芒?怎么避?”刘表急了,“难道要我把襄阳城,也让给他不成?”
一直沉默不语的蒯越,此时终于开口了。
“主公,为今之计,只有一个办法了。”
“什么办法?”刘表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议和。”蒯越缓缓吐出两个字。
“议和?”刘表一愣。
“没错。”蒯越分析道,“孙策军虽胜,但连番大战,必然人困马乏,也需要时间休整,消化战果。他们未必就真的想立刻与我们决一死战。”
“我们可以遣使前往江夏,向孙策求和。一来,可以拖延时间,加强城防;二来,也可以试探一下他们的胃口。”
“只要能保住襄阳,保住荆州基业,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
刘表沉思了许久,最终,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也罢……也罢!就依子柔(蒯越字)之言。”
他仿佛瞬间苍老了十岁,颓然地挥了挥手,“你们去办吧。告诉孙策,只要他退兵,什么条件,都可以谈。”
很快,荆州的使者,便带着刘表的亲笔信和大量的金银珠宝,赶到了江夏。
使者见到的,不是孙策,而是郭独射。
郭独射看着使者呈上的礼单和刘表的求和信,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
“想议和?”
“是是是,”使者点头哈腰,满头大汗,“我家主公,愿与孙将军永结秦晋之好,再不刀兵相向。”
“可以。”郭独射出人意料地爽快,“我们也不想打了,打仗太累。”
使者闻言大喜:“多谢郭司徒!多谢郭司徒!”
“不过嘛……”郭独射话锋一转,“我们这么多将士,从江东大老远跑过来,总不能空着手回去吧?”
“这是自然!这是自然!”使者连忙将礼单又往前递了递,“我家主公,已经备下了厚礼!”
“不够。”郭独射摇了摇头,伸出手指,在地图上,轻轻地画了一个圈。
“回去告诉刘景升,想要我们退兵,很简单。”
“把这个地方,送给我们。”
使者凑上前去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郭独射手指圈住的地方,赫然是——南阳郡!
南阳郡,是当时天下最大、人口最多的郡,户籍人口数百万,富庶无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是荆州的北大门。
把南阳郡割让出去,等于是把半个荆州,都送给了江东!
“这……这……”使者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怎么?不愿意?”郭独射的眼神,瞬间变冷,“那也行。我们自己去取。”
“你回去告诉刘表,给他三天时间考虑。三天后,如果我的人,没有在南阳宛城,见到来交接的官员。”
“那我的大军,就会出现在襄阳城下。”
“到时候,我们要的,可就不是一个南阳郡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