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松,最终被士兵们,用棍棒,狼狈不堪地,赶出了许都。
他站在许都的城门外,回头望着那高大的城墙,脸上,充满了失望和愤怒。
“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器量狭小,刚愎自用!非是明主!我张松,绝不为你这等人效力!”
他啐了一口,整理了一下破烂的衣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也罢!既然北方无主,我便去南方,看一看那郭独射,究竟是何等人物!”
带着最后一丝希望,张松,踏上了前往荆州的路。
他并不知道,他此行的所有情报,包括他在许都的遭遇,都早已通过郭独射遍布天下的情报网,一字不差地,送到了襄阳,郭独射的案头。
当张松风尘仆仆,抵达襄阳城外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襄阳的城门大开,一队威武雄壮的骑兵,列队而出。
为首的,正是那名震天下的江东小霸王,吴侯孙策!
而在孙策身旁,还站着一个身穿白色儒衫,手持折扇的文士。那文士,面带微笑,眼神深邃,虽然看似文弱,却自有一股让人不敢小觑的气度。
“江东孙策,恭迎益州张松,张子乔先生!”孙策上前一步,对着张松,拱手行礼,态度诚恳无比。
张松,彻底愣住了。
他一个被曹操乱棍打出的“鄙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益州小官。
这江东的两位最高统治者,吴侯孙策,和那位传说中的郭司徒,竟然会亲自出城,来迎接自己?
这……这是何等的礼遇!
和在许都的遭遇,简直是天壤之别!
张松受宠若惊,连忙上前,回礼道:“不敢当,不敢当!松一介布衣,怎敢劳烦吴侯与司徒大人,大驾亲迎!”
“先生此言差矣!”
说话的,是孙策身旁的那位儒雅文士,郭独射。
郭独射微笑着,走上前,亲自扶住张松。
“我闻,凤凰非梧桐不栖,贤才非明主不投。
先生不远千里,从蜀道而来,此等胸怀,此等胆识,独射,佩服之至!”
“昨日,听闻先生在许都,仗义执言,痛斥曹贼,更是让我等,心生敬仰!
先生,乃是真正的国士!今日,先生能屈尊驾临我这小小的襄阳,是我江东的荣幸,是我郭独射的荣幸!”
郭独射的这番话,说得是情真意切,充满了对张松的欣赏和尊重。
张松听得,是热泪盈眶。
国士!
他张松,自负有经天纬地之才,却因为相貌丑陋,处处受人白眼。
在刘璋手下,郁郁不得志。到了曹操那里,更是被当成鄙夫,乱棍打出。
他何曾,被人如此郑重地,称呼为“国士”?
士为知己者死!
仅仅是这一句话,就让张松觉得,自己这一趟,来对了!
“司徒大人……您……”张松哽咽着,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先生,一路辛苦。我已备下薄酒,为你接风洗尘。请!”郭独射笑着,拉起张松的手,将他引入了城中。
当晚,郭独射在府衙,大排筵宴,款待张松。
孙策、周瑜、赵云、张郃、蒯越……所有在襄阳的江东高级文武,悉数作陪。
那场面,比当初迎接刘琦时,还要隆重。
宴会上,郭独射绝口不提益州之事,只是与张松,谈论天下大势,品评古今人物。
张松本想考一考郭独射的学问,便故意问了几个《汉书》中的生僻典故。
谁知,郭独射不仅对答如流,甚至还能举一反三,引申出一番独到的见解,让张松,都自愧不如。
张松又与他谈论兵法。
郭独射从孙子吴起,讲到韩信白起,将历代名将的用兵之法,信手拈来,分析得头头是道。
其见解之深刻,战术之新奇,让一旁的周瑜,都听得连连点头。
最后,张松,终于忍不住,将自己心中,最大的疑惑,问了出来。
“司徒大人。松,有一事不解。您,为何要如此看重我?”
郭独射闻言,笑了。
他放下酒杯,看着张松,一字一顿地说道:“因为,我看出了,先生您的胸中,藏着一幅,足以定天下的,山河社稷图!”
“轰!”
张松的脑子里,如同响起一声惊雷!
他怀中那份,从未示人的,详细无比的西川地理图,仿佛被郭独射的目光,直接看穿!
他,怎么会知道?!
看着张松那震惊无比的表情,郭独射的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他知道,这条大鱼,已经上钩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