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看没看走眼,李林甫最终也没有得出答案,因为他被罢相了。
是的,罢相。
李瑛的速度与手腕,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头一日下午,他才在城外接见了李立。
当天夜里,李立是如何受到李林甫的指使,又是如何去收买吐蕃人截杀李琚的口供,就被他送到了李隆基的案头。
面对如山的铁证,李隆基也罕见的没有掉链子,很干脆的下达了罢相的圣旨。
于是,次日清晨,宫门刚开,李林甫便被高力士带人直接一撸到底。
没错,真正意义上的一撸到底。
从他最看重的中书令之职,到礼部尚书,再到同中书门下三品,最后到黄门侍郎等官职,尽皆被收回。
就连李隆基特意恩赏给他的相府,也被工部直接查封。
整个过程,可谓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速度快到别说李琩和武惠妃没有反应过来,甚至连李林甫这个当事人都有些懵。
而等到武惠妃与李琩得了消息,匆匆去见李隆基为李林甫求情之时,李林甫早已被高力士带人赶出洛阳,遣返原籍。
至此,事情便成了定局。
李林甫也由此光荣当选了大唐立国以来,拜相最快,罢相也最快的首相。
至于前去寻李隆基求情的武惠妃母子,自然也是未能功成。
毕竟,帝王口含天宪,可不单单只是一句修辞之言那么简单。
圣旨未下之前,一切自可有商榷的余地。
但圣旨既已下达,便断无更改的余地。
两人无奈,只得匆匆追出洛阳,预备设法暂时将李林甫安置在洛阳附近,以观后效。
......
一夜之间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相,沦落为一介白身。
照理说,李林甫应该是接受不了这种落差的。
尤其是,他才刚刚坐上首相之位不到两个月,才刚刚品尝到权力的美妙滋味。
但事实却是,他现在的心情很平静,尤其的平静。
甚至面对着眼前神色焦急的武惠妃与李琩,他还有心情笑着安慰道:“无妨,娘娘与殿下不必为臣......草民伤感,人生的起落是常态,一时的龌龊也不足以证明什么。”
听见李林甫的宽慰,李琩显得有些尴尬。
毕竟此事乃是因他而起,可现在锅都让李林甫背了,他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羞愧。
反观武惠妃听见这话,一张本就被焦急之色填满的脸,则是越发的难看起来。
李林甫说得容易,但只有她清楚,为了将李林甫扶上那个位置,她到底付出了多少心血。
而事情发展到现在,她甚至都还不知道具体是发生了什么,这让她的心情如何能好得了?
李林甫将二人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不禁再次洒脱一笑,摇头道:“娘娘,殿下,你们回吧,草民也要上路了。”
武惠妃回过神来,迎上李林甫脸上的笑容,不禁恼恨地瞪了一旁神色尴尬的李琩一眼。
随即深吸口气,摇头道:“发回原籍,不过是圣人一时气话,李相万不可当真。”
顿了顿,她接着说道:“本宫已命人在长水县置下一处宅子,并派了专人看守,权作李相容身之地。待来日圣人消了气,本宫自有办法说服圣人召李相回京。”
听见武惠妃这话,李林甫不禁陷入了沉默。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