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漠之中,李琚收获颇丰,并即将开启新地图,收获新装备。
同一时间的长安城内,其实也不太平。
因为在洛阳才罢过一次相的张九龄,又双叒被罢相了。
是的,时隔半年时间,张九龄再一次被罢相。
只不过,上一次张九龄被罢掉的是首相,中书令知政事之位,而这一次罢掉的,则是他去年迁任的尚书右相一职。
而要说张九龄这次罢相的原因,其实一点都不复杂。
仅仅只是因为张九龄曾经举荐过的一个名叫周子谅的监察御史,上书弹劾了牛仙客。
随后,张九龄便被李隆基以“举非其人”的理由罢相,并直接贬为了荆州长史。
当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只是表面上的原因。
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因为太子一系的后院起火了。
没错,太子后院起火了。
而这团火,正是那个名叫周子谅的监察御史。
周子谅何许人也?
初为长安县尉,只是一不入流的小官。
后因张九龄举荐,入了朝堂担任监察御史,由此成为了太子一系的朝争急先锋。
而他此次弹劾牛仙客,实为被武惠妃收买,配合武惠妃与牛仙客演一出苦肉计。
至于武惠妃这么做的目的,则是要让李隆基看见李瑛不能容人的一面。
以此借助李隆基之手,来瓦解李瑛背后的政治势力。
简单来说,就是借刀杀人,借李隆基这把刀,来杀李瑛。
是的,借李隆基之手,杀李瑛!
因为站在李隆基的角度,如今朝堂之上的势力,其实是已经重新回归了平衡的。
尤其是太子一系随着李元纮受到重用之后,因为李琚被放逐而丧失的力量,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补充,再次和寿王一系的力量不相上下。
于李隆基而言,既然朝局是平衡的,那就没必要再动弹。
可随着周子站出来弹劾牛仙客之后,朝中的平衡立即就开始动摇起来。
而这,正是李隆基无法容忍之事。
他不容朝局的平衡再次被打破,更恼怒于李瑛不体会上意,干脆直接将张九龄一撸到底,用以警告李瑛。
于是,就有了张九龄再次被罢相之事。
而李瑛纵然知道这一切都是武惠妃的阴谋,知道周子谅已经暗中投靠了武惠妃。
但苦于没有证据,更兼暴怒的李隆基听不进任何解释,他也只能吃下这个哑巴亏。
至此,太子最大的助力,张九龄轰然倒塌。
尽管表面上,太子还有裴耀卿,李元纮等骨干。
可没了张九龄这个主心骨,这些骨干被武惠妃吃干抹净,也是迟早的事情......
长安城南,李瑛和李瑶将张九龄送出了三十里。
“殿下,回去吧!”
张九龄率先停下脚步,转头看着李瑛和李瑶劝道。
看着眼前这位饱经风霜的老臣,李瑛面色暗淡,忍不住叹息道:“孤今失九龄,尚不知余几日性命,就让孤再送送你吧。”
李瑛一句话,将本就低沉的气氛,再次压低到了冰点。
张九龄满心苦涩,很想宽慰一下李瑛,可话到嘴边,也只变成了一声长叹。
毕竟大慧如他,又岂能不知武惠妃的步步紧逼?
良久,他叹完气。
想了想,还是低声道:“殿下不必如此悲观,圣人不过是暂时受了蒙蔽,殿下只需持身守正,终会有拨云见日之时......”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