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武惠妃现在是完全算准了李隆基的所有心态和反应。
这已经不是争储那么简单了,而是铁了心的要将太子一系赶尽杀绝。
而随着一群大佬罢官的罢官,迁职的迁职,太子一系的基本盘也瞬间破碎。
李瑛这位太子殿下的声望,更是瞬间低到了冰点。
就连李瑛自己都没想到,不过短短数月时间,他就会被逼到这种地步。
他甚至还没反应过来,李隆基便已经雷厉风行的完成了朝中的人事变动。
一时间,李瑛心里又是悲愤,又是绝望。
悲愤的是李隆基甚至都不愿听他辩解一句,便直接将他的势力一通乱拳打碎。
绝望的是,李隆基分明知道这是寿王李琩的阴谋,却仍是为了帝王的颜面,为了所谓的开元盛世的虚名,将他这个亲儿子踩到脚下。
难道,他当真唯有悲愤而死这条路好走了吗?
但事实证明,他还是悲愤得太早了。
因为武惠妃的手段,还不止如此。
她前一秒,才利用李隆基好大喜功,不能容忍有人质疑他创下开元盛世的功绩的心态,彻底瓦解了太子李瑛一系的政治势力。
后一秒,便再次向李隆基扔出了一个大炸弹。
而这一次,引爆这个炸弹的人是咸宜公主的驸马杨洄。
杨洄先是上书李隆基,告发鄂王李瑶与光王李琚的生母皇甫德仪与刘才人因失宠而对圣人心怀怨怼。
旋即又上书说太子李瑛、鄂王李瑶二人与太子妻兄,唐昌公主的驸马薛锈经常密谋议事,或有反心。
李隆基本就因朝中有人结党营私之事怒不可遏。
再听得杨洄说他后院起火了,更是忍不住大发雷霆。
但最后一击,则是来自于武惠妃。
随着杨洄诬告太子李瑛和鄂王李瑶的事情逐渐开始发酵,武惠妃也发挥了毕生的演技,寻到李隆基,说出了那句流传千古的:“李瑛阴结党与,将害妾母子,亦指斥至尊。”
更关键的是,这些日子,李瑛也的的确确对李隆基确实生出了怨怼之心。
于是,在李隆基一番探查之下,太子李瑛对圣人心怀怨怼的诬告,也成了事实。
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太子一系彻底失势,彻底遭到了李隆基的厌弃。
而武惠妃尤嫌不够,再次指示杨洄上书,请求李隆基废除太子。
只不过这一次,李隆基却是没能让武惠妃如愿,而是在关键时候刹住了车。
毕竟,太子如今并无大过。
而且朝中才刚刚经历了一次大的变动,若是这个时候废太子,难免为天下人诟病,导致国祚不稳。
最关键的是,他暂时还需要李瑛留在朝堂之上,帮助他牵制寿王一系。
对此,武惠妃虽心有不甘,却也知晓能将计划进行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
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能这么顺利的瓦解掉太子一系的政治力量,除了抓住了李隆基好大喜功的心态之外,其实也少不了李隆基的默许。
毕竟,太子如今的年纪,确实已经威胁到了李隆基。
古话说得好,子未壮,壮即为变。
只不过,即便李隆基没有第一时间废黜太子,可在明眼人看来,如今的太子,也已是明日黄花。
除非圣人短时间内驾崩,不然他们真的想不出来,太子该如何才能逆风翻盘?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