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琚有些无语,太监娶妻.......除了能弄人姑娘一身口水,还能干嘛?
这不是造孽嘛?
边令诚也有些无语,不过想到李琚的脾性,却也没有多言,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
厅内气氛沉默片刻,最终还是李琚率先回神。
他沉吟片刻,收敛思绪道:“没事,你继续说。”
边令诚轻轻颔首,也揭过了这一茬,接着说道:“高力士娶了吕氏女为妻之后,先后提拔了吕氏女之父玄晤为太仆寺少卿、后又改任营州刺史。”
顿了顿,他接着说道:“除此之外,吕氏子弟亦是鸡犬升天,除却吕氏女内男(弟)做到了正三品的忠王府王傅之外,其余吕氏子弟,大多也入了官场,虽品级不高,但因高力士之故,权力都不小。”
边令诚这话一出,李琚顿时又得到了一个关键点。
他赶忙追问道:“你是说,高力士的小舅子,现在在三兄府上当王傅?”
看见李琚突然正经起来的脸色,边令诚倒是没把话一口说死。
他有些不确定道:“这些都是两年前的信息了,具体如何,奴婢也不清楚,不过王傅这样的职位,乃是王府之中的重要属官,一般不会轻易调动。”
李琚再次颔首,面上没什么表情,脑海中却已经是高速运转起来。
他没记错的话,历史上的高力士,之所以能劝动李隆基立李亨为太子,用的是“推长而立,否则国无长君,必生灾殃”的理由。
而在后世人的认知当中,这也是高力士“贤”的外在表现。
毕竟,有嫡立嫡,无嫡立长,乃是礼制。
高力士此举,不仅符合礼制,更是站在国家的层面去考虑。
但现在看来.......这位有名的大贤宦,似乎也没有历史上记载的那么贤,那么单纯啊。
他暗暗将这个事情记在心里,旋即抬起头道:“你继续说!”
边令诚闻言,心下也没了顾忌。
反正话都已经说到这里,再遮遮掩掩的也没什么意思。
干脆竹筒倒豆子一般,将他知道的和高力士有关的宫廷秘闻都说了出来。
随着边令诚一番话说出口,李琚对高力士的认知,也不再是那个只存在于历史之上,和只匆匆见过两面的纸片人,而是开始变得立体起来。
最起码他知道了高力士也有自己的私心,而且私心不小。
很快,边令诚将他知道的一切都道了出来。
旋即试探性地问道:“殿下,奴婢知道的事情,都已经说完了,您还有别的吩咐吗?”
李琚回神,望着眼前小心翼翼看着自己的边令诚,先是摇头,摇到一半,又蓦地顿住。
沉吟一瞬,他问道:“杨氏兄弟,在你手下干得如何?”
李琚的话题跳跃度太大,边令诚一时有些跟不上,不由得懵了一下。
待反应过来,他则试探着问道:“殿下说的是哪方面?”
李琚想了想杨氏兄弟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有些笼统地说道:“比如,人际交往,以及个人能力方面。”
边令诚瞬间听懂了李琚的言外之意,小声问道:“殿下是想在长安放几枚棋子?”
李琚也没否认,只定定的看着边令诚。
边令诚见状,心下也有了数,他沉吟道:“殿下若是准备带人回京,那杨钊倒是不错,不仅长袖善舞,更难得的是能言善辩,且忠心可嘉!”
听见边令诚推荐杨钊,李琚倒也不意外。
毕竟是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大奸臣,怎么可能没几把刷子。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