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位贤士请坐!”
互相打过招呼之后,安禄山便笑眯眯的邀请郭子仪与李光弼落座。
两人心中觉得有些古怪,但还是依言落座。
见两人落座,安禄山也拉着史思明来到主位与次位上就坐,旋即笑眯眯地问道:“敢问二位贤士,是何方人士?”
安禄山这话一出,两人虽面色不显,心里却不免紧张起来。
毕竟,如今的二人,还只是两个初出茅庐的菜鸟,距离后世的镇国神将相差甚远。
不过对于安禄山有可能的盘问,两人亦早有腹案。
因此,尽管心中有些紧张,两人还是依言起身,回答了安禄山的问题。
而安禄山听见郭子仪说他出身京兆华阴郭氏时,脸上还没有什么表情。
可听到李光弼说自己出身营州柳城李氏之时,则不免有些诧异。
他有些惊讶地看着李光弼问道:“李贤士是柳城人士?”
李光弼有些不解,不明白安禄山为何独独问他一人,却仍是颔首道:“回将军的话,某确是柳城人。”
安禄山轻轻颔首,嘴角溢出笑容,随后看向一旁的史思明笑道:“史兄,这位李贤士,与你同出柳城呢。”
史思明闻言,面上倒是没什么表情,只淡淡道:“柳城李氏,某家也有耳闻,乃太宗年间归附安东都督府治下的契丹人改姓而成。”
听见史思明将自己归结为契丹人,李光弼明显有些不高兴起来。
但考虑到李琚的安排,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安禄山闻言,则更加讶异:“李贤士还是契丹人?”
再次听见契丹人三个字,李光弼终于有些忍不住了,他皱眉道:“二位将军,某家有契丹血统不错,但某家却是根正苗红的大唐人,某家祖上,亦曾为大唐立下过汗马功劳。”
李光弼这话一出,安禄山顿时像是想到了什么。
旋即一脸懊恼的一拍脑门,赶忙认错道:“贤士勿恼,是本将一时狭隘了。本将没有质疑贤士的意思,须知本将亦是昭武九姓的胡人出身,乃至于史兄,亦是突厥族裔,而今同样为大唐子民,为大唐效力。”
听见这话,李光弼脸色终于好看了些。
他对大唐的归属感,绝不容许任何人质疑。
事实上,不止是李光弼,凡入了大唐户籍的异族人,皆以自己的唐人身份为傲,不容人质疑。
安禄山认了个错,服了个软,脸上再度露出憨厚的笑容。
他一双鼠眼转了几圈,接着问道:“某听闻二位贤士有破契丹与奚族联军之良策,此事可为真?”
郭子仪看出李光弼的不爽,赶忙抢在他前面应声道:“不错,我兄弟二人结伴游学九州四海,此番本欲往柳城李氏而去,但及至幽州,方才得知契丹与奚二族联军进犯我大唐幽营二州之地,又闻将军奉命迎战外敌,适才来寻将军,欲为我大唐尽一份绵薄之力。”
郭子仪这番话,说得可谓是滴水不漏。
既解释了两人的来历,又拉出了李光弼出身的柳城李氏作为证据。
很轻易的便营造出了两名青年才俊,奉家族之命去往各地游学,等到游历完毕准备回家时,却突然发现回家之路被敌人截断,故愤而向唐军献策的假象。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