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娘娘,太子殿下与鄂王殿下及八皇子殿下的队伍,已至左银台门外!”
同一时间,李琚率领的百骑精锐已经抵达左银台门外的消息,也被大明宫内守株待兔的禁军将士报到了仪鸾殿内。
听见这个消息,武惠妃顿时激动得不能自已,眼中更是难掩喜色。
终于,终于来了,不枉她为了这一日,筹备了这么久。
原来眼睁睁的看着昔日的对手,踏入自己亲手筹划的陷阱之中,竟是如此的令人心旷神怡。
难怪,难怪圣人总喜欢玩什么制衡之术,总喜欢将人耍得团团转。
原来,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感觉,竟是如此美妙!
“李瑛、李瑶、李琚.......”
她忍不住无声呢喃,暗含激动:“你们的死期,到了。这万里江山,终将成为我儿的囊中之物!”
不过激动归激动,她也没忘记正事。
“再探!”
对着前来报信的将士道了句再探,她立即转头看向牛贵儿,吩咐道:“去告诉裴沅和柳成肃,叛军已经入宫,让他们速速去请圣人调兵平叛!”
牛贵儿闻言,忙应了声是,旋即扭动着肥胖的身躯来到裴沅与柳成肃歇息的偏殿,将武惠妃的原话告知了两人。
得知消息,两人的表情皆有些复杂。
但还是那句话,事已至此,两人已经没了退路。
不论是为了家族,还是为了前途,他们都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所以,两人纵使心情复杂,却也还是第一时间领命,匆匆赶往含元殿,向李隆基报上了三王谋反,且已率叛军攻入大内的消息。
含元殿内,李隆基静静地听着两人将消息报上。
随即,便陷入了沉默。
虽说今日之事,本就是出自于他的默许。
可毕竟是一次性舍弃三个儿子,饶是他的心早已坚硬如铁,事情真到了这一步,心情还是莫名的有些沉重。
而下方的裴沅和柳成肃二人见李隆基陷入了沉默,则是有些惴惴不安起来。
这位圣人,不会是舍不得了,要反悔吧?
万一他反悔,那他们不是要遭老罪了?
好在,李隆基并未让两人多等,只沉默片刻,便看向两人问道:“尔等既说三王意图谋反,可知三王带了多少叛军入城?”
听见李隆基的问题,两人顿时长舒了一口气。
裴沅赶忙应声道:“回圣人的话,根据驻守含光殿的禁军来报,三王麾下叛军,约在一百之数。”
“一百.......叛军......呵呵~”
听见一百这个数字,李隆基不知为何,忽然冷不丁笑了一声,旋即看向两人问道:“朕没记错的话,守卫大明宫的禁军,足有一千二百之数吧,怎么会让区区一百禁军打进宫内?”
“这.......”
听见李隆基的问题,两人顿时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起来。
放三王入宫,不是您默许的吗,怎么现在又问起他们来了?
莫非,圣人打算拿他们做替罪羊?
一想到那种可能,两人便顿时脸色一白,心中更加不安。
但两人还来不及深思,便听得李隆基再次出声道:“罢了,既是太子带兵入宫,于情于理,朕都应该给他一个辩驳的机会,传令,摆驾仪鸾殿!”
听见李隆基终于要摆驾仪鸾殿,两人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
毕竟他们今日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李隆基面前,坐实三王谋反的罪名,为李隆基提供一个安抚百官情绪的理由。
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当三王谋反的见证人,帮助武惠妃堵住悠悠众口。
因此,李隆基去不去仪鸾殿,对他们至关重要。
万幸,李隆基似乎没有要反悔的意思,等到李隆基抵达仪鸾殿,他们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一半。
松完气后,两人也不敢怠慢,急忙与含元殿中的宫人一块儿忙碌起来,准备李隆基的行驾事宜。
一番忙碌之下,李隆基的銮驾很快便出了含元殿,直奔仪鸾殿而去。
而就在大内宫禁因为一则假消息掀起了惊涛骇浪的时候,大内之外,也同样不太平。
寿王府内,李琩正在等待着宫内的消息,心里又是焦急,又是激动,种种情绪交织,让他无法平静。
“丘立,宫中还没有消息传来吗?”
终于,他没忍住,又一次向丘立问出了这句他今天已经问过无数次的问题。
丘立都被他问得有些烦躁了,奈何李琩是主子,他也不敢无视李琩的话,只得不厌其烦地应声道:“回殿下的话,还没有呢。”
听见这话,李琩顿时皱眉,下一秒,眉目又舒展开来。
“罢了罢了,好饭不怕晚,今日过后,什么太子,什么李琚,都将成为过去式!”
他自我安慰了一句,在府中来回踱步,表情时喜时急,可见其到底有多激动。
看着李琩走来走去,脚下都走出了残影,丘立顿时更加无奈。
深吸口气,他还是没忍住劝道:“殿下何必如此心急,此次乃是惠妃娘娘亲自出手,难道还会出什么意外不成?”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