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秋来,一年时间,转瞬即逝。
在项川超前的工程学知识和高效的管理下,白马河水库的建设,以一种这个时代的人无法想象的速度,拔地而起。
当最后一块巨石被安放在百米高的堤坝顶端时,整个工地都沸腾了。数十万参与建设的民工,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望着眼前这座如巨龙般横亘在山谷之间的宏伟水库,以及山谷中那片碧波荡漾的广阔湖面,就连郡守陈望,都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做到了。不,是项川,帮他做到了。
他为官三十年,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主持建成如此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
水库建成的第一个春耕,效果立竿见影。
滔滔的春汛,被水库尽数收入囊中。项川设立的“河谷水利司”,根据下游两县田地的实际情况,定时开闸,定量放水。清澈的河水,通过新修的灌溉渠网,精准地流入了每一片需要它的田地。
安南、平阳两县,上百年来,第一次,没有因为抢水而发生任何争斗。两岸的百姓,看着自家田里哗哗流淌的救命水,纷纷朝着水库的方向,跪地叩拜。他们拜的,不是虚无缥缈的河神,而是那位给了他们新生的大恩人——项川,项督造。
这一年,河谷郡风调雨顺,粮食产量,比往年足足翻了一番。
而这个消息,以及那座在短短一年内就拔地而起的宏伟水库,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古楚国。最终,一份由郡守陈望亲自撰写,饱含激动之情的奏章,连同水库的详细图纸和工程报告,被快马加鞭,送到了千里之外的王都——郢都。
郢都,王宫。
年迈的楚王,看着手中的奏章和图纸,浑浊的眼睛里,露出了久违的亮光。
“一年?一座水库?粮食翻番?”他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回大王,千真万确。”下方的臣子回答道,“河谷郡送来的税粮,已经入库,比往年多出了整整三十万石。”
“好!好啊!”老楚王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这样振奋人心的好消息了。这些年,不是这里天灾,就是那里叛乱,几个儿子,为了争权夺利,更是把朝堂搞得乌烟瘴气。
“这个陈望,是个能臣!还有这个……项川……”楚王念着这个陌生的名字,“奏章里说,此人是整个工程的总督造,居功至伟?”
“是的,大王。据说此人学识渊博,精通水利、算学,乃是百年不遇的奇才。”
“奇才?”楚王沉吟了片刻,“口说无凭。派一队巡查使过去,给本王仔仔细细地看一看!看看那水库,到底是不是真有那么神奇。看看那个项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如果奏报属实,此等利国利民之法,必须在全国推广!”
“遵命!”
一道王令,从郢都发出。一支由王都重臣率领的巡查使团,浩浩荡荡地开赴河谷郡。
这个消息,让整个河谷郡的官场,都紧张了起来。这可是王都来的天使,是代表大王亲临。接待好了,是天大的功劳;若是有半点差池,那可是掉脑袋的大罪。
郡守陈望,更是紧张得好几天没睡好觉。他很清楚,这是他这辈子,最重要的一次机会。
他把所有的宝,都压在了项川身上。
“项川,这次巡查使的接待事宜,从行程安排,到衣食住行,再到汇报讲解,本官,全权交给你了!”陈望把项川叫到书房,语气无比郑重,“需要什么,你尽管开口。人、财、物,本官给你最大的权限。只有一个要求:必须让巡查使团,满意而归!”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