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中是临海的盐碱地。
能看出这里人工分出了一块块的试验田。
其中好几块试验田里都是一片清新的绿色,稀稀拉拉的占满了整块田地。
长势最好的小苗约有十公分的样子,看起来像是杂草,但是老人曾经也在地里干过活,一眼就认出这是麦苗。
看这生长情况,比普通地里长的弱了一些。
但这可是盐碱地啊!
什么粮食都长不活的绝地!
老人呼吸一下子急促了,大夏国土面积广,类似不能种地的盐碱地有很多,而且大多都还比较平整。
如果能种活。
直接机械化产业种植,未来国家粮食总产量甚至可能翻倍!
要知道盐碱地的面积几乎能比得上耕地面积了!
他试图打个电话,但是周星辰似乎正在和李兴旺博士联系,暂时占线。
这时,他又看到了几张背景为黄色点缀绿色的图片。
点开后,再也坐不住,眼里浓浓的惊讶与欢喜。
“沙漠里的苗子也活了?这苗子,竟然是土豆!好好好,就是长的歪了点,这也没什么,只要能长出来粮食就是好苗子!”
老人兴奋又激动。
夏国农耕技术,那可是老祖宗传下来刻进基因里的本能!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粮食是面对困难的底气。
不管以后有什么困难,只要粮食足够,后勤保障跟上,那他们就能大肆动兵,不用担心战士们会受了委屈。
这真的好啊!
大片大片的阳光撒在海岸线上,海浪不断拍打着礁石。
息壤基地,人来人往。
所有人都忙碌于观察记录。
李兴旺博士在临海划分出了三百份试验田,分别对几种常用的作物品种进行培育。
像是大夏最最重要的小麦和稻米,就是重点关注对象。
不同品种,不同的肥料,还有栽种时间培育手法,都会影响到最终结果。
经过长达一个月的不断努力,第一批苗子,终于不负众望的长出来了!苗情基本都不差!
“李博士,外面来人了,专门来找你的!”
李兴旺放下手头上的东西,快步走到门外。
“这个节骨眼上来的人……难道周组长已经到了!”他想到这,赶紧加快了脚步,神情带着些许紧张。
到门口,果然看到那个熟悉的背影。
虽然是一身简装,身形却高大挺拔,这才一个月左右没见,似乎更高了一些,走进了还能隐隐感觉到压迫感。
这压迫感,似乎不是身高体型带来的。
李兴旺博士是农业专家,对这些不上心,确认了周星辰的身份后立即热情的上来招呼。
“您还是第一次来息壤基地吧,我带您逛逛。”
穿过大厅,就是实验场所。
这里有最好的电子光谱,还有各种培养皿,并不如普通人以为的农事那样,这里都是实验观察数据为主,很多都是无土栽培,非常高科技。
虽然在室内培育,长势却比照片中的苗子更好,甚至最快的麦苗已经二十多厘米,眼看快要抽穗了。
“这边进行品种培育,对面是化验检测,走廊尽头是休息室,有时候半夜观察苗情,太晚了就睡在那。”
跟着李兴旺博士。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