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题后,文章就好写了,李钰文思如尿崩,下笔如有神。
承题:【盖禹疏九河,周驱猛兽,孔笔诛心,其业巍巍乎万世。然一夫葺其垣墉,浚其沟渎,俾比闾无漂溺之虞,童叟得栖止之安。此虽畎亩之勤,实亦固本之务,宁得以其微而忽之乎?】
期间李钰除了用笔沾墨外,无一处停顿。
在府城苦读苦练两月,此时全都化为了笔下文章,他过目不忘,背诵了大量文章,但却并不是死记,而是对这些文章都有理解。
因此一气呵成,在写文章时,李钰进入了忘我的状态,甚至连那恶臭都没有感觉太多。
写完后,仔细检查了一遍,有没有错字,漏字,有没有犯忌讳的地方,确认无误后,誊抄到了程文上。
这次他不再像是县试的时候,题答完了再抄上去,而是写一题答一题。
等第一题写完,李钰看向外面,便见那衙役还在,这让李钰有些愕然,这么能忍的吗?
这里这么臭,你居然能一直站在这里不动。
不用去巡逻的吗?
看你脸上的表情也不好受吧,李钰觉得这衙役脑子有毛病,不过也没在意,多一个人帮他分担臭气也是好的。
原本是自己一个人闻,现在两个人闻,那么自己说不定就能少闻点。
李钰脑海中转着乱七八糟的念头,对着衙役点了点头,开始看第二题。
衙役都懵了,你对我点头什么意思?
他站在外面观察了半天,李钰不仅没有舞弊,甚至于在厕号内还很享受,似乎没有受到恶臭的影响。
那字写得刷刷的,就没见他停顿过。
不过到底是乱写的,还是真的在答题,衙役不知道,不过以他多年的经验,多半是乱写。
九岁孩童参加府试,他从未见过。
而且这里这么臭,怎么可能静下心写文章。
他在这里站了这么一会都快吐了,他不信李钰一个孩童的承受忍耐力比他还强。
也不知道这小子怎么得罪了同知,不仅要分到这臭气熏天的厕号,还要盯着他,给他压力。
衙役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在李钰答第二题时,他离开了,去透透气,一直待在这里,真的受不了。
对于衙役的离开,李钰没有在意,他一旦进入了答题时刻,基本上就是忘我境界。
第二题同样是四书题【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今有司专务聚敛以足兵食,而民心涣散,得失安在?】
这段话前面出自《论语颜渊》,后面则是后人结合孔子思想进行的引申与反思。
核心思想是:治国需先立民心,若为充实兵粮而掠夺百姓、失去信任,便是舍本逐末,终将得不偿失。
李钰几乎不假思索,便开始破题:【立国在信,聚敛实戕本。】
承题:【夫食以养,兵以卫,信以结。三者并重,而信为之纲。何者?仓廪可盈,甲胄可砺,民心一离,则土崩之势成矣……】
和第一题一样,文思尿崩,谁与争锋!
而且李钰在题海战术中,答过类似的题,因此只需要修改一下,便可以拿来用。
他的文章都被柳夫子改过,再加上他自己的理解,足以甩开其他学子。
等到第二题答完,李钰看向外面,发现衙役已经离开。
怪不得感觉又臭了点,原来没人分担了。
稍作休息后,李钰开始答第三题,等到三道题写完,时间才到午时,又不能出去,李钰只能待在号舍内,开始反思。
我为什么要答这么快,现在没有了转移注意力的地方,那恶臭就一股脑的来了。
李钰觉得他快要吐了,只能将帕子的两端搓成细条塞入鼻孔内来抵御臭气。
想到还要在这号舍待四天,李钰就一脸的生无可恋。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