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人不为案首,谁能成案首?
张同知不说话了,他看了李钰的策论,心都凉了半截,第二场试贴诗写得大失水准,没有想到这第三场水准又上线了。
这让张同知像是吃了苍蝇一样恶心。
要是李钰成了案首,他如何给陈家交代,陈家努力让他当上同知,交给他的第一件事他都办不好,他还有什么脸。
李钰现在的名气已经够大了,这要是成了案首,名气更大,陈家就更不敢动他了。
但这文章确实写得好,他也不能昧着良心说不好,毕竟又不是他一人阅卷。
杨远看到李钰文章激动不已,要不是他是府尊,要注意形象,他都想要跳起来说好了。
这上面的对策有些和他不谋而合,有些则是他没有想到的,还有他遇到的一些难题,李钰在这策论中都有解答。
如果按照这篇策论去实施,很有可能将文章变成实际,真要成功了,那就是他的政绩。
而李钰才9岁啊,居然对民生这一块也能如此了解,见解独到,简直不可思议。
哪怕他为官多年,有些见解也不如李钰。
这真的是神童啊!
在他治下出现一名神童,对于杨远来说也是了不得的政绩。
这让杨远对李钰越发喜爱,此子确实该为案首。
只是昨日周文彬找到他,说了李钰的想法,杨远虽然觉得李钰不为案首有些可惜,但还是准备按李钰的意思办。
看着还在争论的众人,杨远咳嗽一声,开口道:“不用争了,案首本官已经定了。”
众人听到此话,纷纷看了过来,周文彬捧哏“不知府尊点的谁为案首?”
“陈子明。”
听到这个名字,在场众人都懵了一下。
就算李钰不是案首,但也轮不到陈子明啊,比陈子明文章写得好的有几个,怎么也轮不到陈子明。
张卫明也有些目瞪口呆,他万万没有想到杨远会点陈子明为案首。
这是知道陈渐安要升为吏部侍郎,所以提前卖陈家一个好。
只有这解释了,否则张卫明想不通杨远为什么要点陈子明为案首。
虽然有些名不副实,但这是好事。
说明知府也要给陈家面子,都说你杨远不畏强御,看来也不过如此。
张卫明有些得意洋洋,原本他只是不想让李钰得案首,没有想到还有这意外之喜。
陈家如果知道这个结果,肯定会认为是他出了力。
陈子明是县案首,如今又成了府案首,如果再拿下院案首,这就是小三元了啊。
陈家必定水涨船高,他这个同知也能做得更舒服。
王通判想说科举考试,四书五经和策论最重要,点案首应当以此为标准,不能因为李钰的试贴诗不出彩,就否定他的案首。
但见其他人都不说话,也就没有开口。
杨远是府尊,又是府试的主考官,他说点谁是案首,那谁就是案首。
况且张同知没有反对,显然是不打算避嫌,自己又何必跳出来,得罪张同知和府尊。
杨远见众人不说话,也没有解释,随后又点了二名,三名,原本以为李钰不是案首,也该是第二名,结果还不是。
一直到了五十名,才是李钰。
众人都懵了,以李钰的文章再怎么样也不会是最后一名吧。
府尊这是糊涂了吗?
王通判更是气得想跳脚,觉得杨远变了。
只是可惜这李钰小小年纪文章就如此惊艳,却不能得案首。
可悲!可叹啊!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