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以前,她想都不敢想这样的日子,而现在跟着李钰,吃到了从没吃过的东西,也穿上了新衣,还能去很多好玩的地方。
这让李芸对李钰越发感激。
也让李芸习武越发努力,她没有什么本事,只能习武来保护阿钰,让他不被欺负。
林澈也道:“是啊,现在咱们也回不去,不如好好玩几天。”
林溪点头表示同意,李钰见状,也只好随大流,不能因为他一个人扫了小伙伴的兴致。
于是他也放下读书那点念想,彻底放松,感受着顺庆府的风土人情,自从他读书以来,还从没有这么玩过,渐渐地也乐在其中。
……
贡院,两场院试结束,同考官都进入到了紧张的阅卷环节。
院试和府试不同,府试的卷子只会糊名不会誊录,但到了院试就要誊录了。
这是个巨大的工作量,因此院试的放榜时间往往都比较晚。
考生的卷子称为‘墨卷’,誊录的卷子叫着‘朱卷’,主要是为了防止通过笔迹辨认出考生是谁。
虽然院试是学政主持,但他一个人也看不了这么多卷子,因此同考管就要先挑选好的卷子出来。
如果同考官被贿赂,就能通过笔迹辨认出考生,因此誊录也是预防科举作弊的一种手段。
此刻林修远拿起同考官送来的卷子,看了十多份卷子后,眉头不由皱了起来。
这些卷子显然是为了迎合他的文风,所以特意模仿。
但画虎不成反类犬,根本就没有学到他文风里的精髓,只是用大量辞藻堆砌,华丽是华丽,但却空洞乏物,竟是一篇都不能入他的眼。
“顺庆府士子的水平已经差到这个地步了吗?不说和江南那边的相比,就算是四川其他府城的文风也强过这里。”
林修远摇摇头,眉头皱得更紧,他不反对考生模仿他的文风,但能不能模仿像一点。
就模仿我文章写得漂亮是吧?
破题,承题是一点不看啊,而且这些试卷破题的立意都太肤浅,简单来说就是没有格局,提出的措施也都是纸上谈兵,无法落到实处。
更有甚者,明明写不了这样的文风,非要硬仿,就显得很滑稽。
林修远揉了揉眉头,想当初顺庆府可是出过柳敬之这样的才子啊,如今怎么成了这个样子。
正想透透气,眼睛却落在了下一篇文章上。
嗯?
只是粗粗看了一下,林修远眼睛就亮了,立意深刻,格局不错,破题精准,还有家国情怀。
当林修远将通篇文章读完后,顿时感觉舒服了。
这文章在他眼中虽然还显得稚嫩,但在一堆不堪入目的试卷中,可以称得上是鹤立鸡群。
虽然能看出也在模仿他的文风,但显然已经掌握到了精髓,模仿得好,模仿得妙啊。
赶紧让同考官将相同编号的文章都找出来。
越看林修远越满意,四书题,五经题,策论题都让他满意,他当四川学政三年,主持了多场院试,看过了不少秀才文章。
唯独这名考生的文章写得最好,不仅超过了顺庆府的士子,也超过了四川其他府城的士子。
“妙啊!妙啊!”
林修远大呼过瘾,仿佛看到了当初的柳敬之,急忙将这考卷分享给其他同考官。
然后要点此人为案首,其他同考官都没有异议。
虽然试贴诗写得差强人意,但瑕不掩瑜。
很快到了放榜的时间,红纸上最上面一栏,赫然写着李钰之名!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