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烟见众人士气高昂,美眸中闪过一丝狡黠与期待。
她轻抬玉手,示意侍女捧上一个精致的紫檀木匣。
匣盖打开,里面并非纸笔,而是数十枚打磨光滑的白玉签,每枚签上都刻着一个字。
“诸位公子……”
柳如烟柔媚的声音中带着笑意“若只命题作诗,未免单调。”
“这匣中之签,刻有‘山’、‘水’、‘风’、‘月’、‘花’、‘酒’、‘剑’、‘琴’等各式意象。”
“规则如下:欲参与者,需一次性从中抽取三枚玉签,而后须在一炷香内,赋诗一首。”
“诗中需巧妙融入这三枚签上的意象,且需紧扣‘秋月’之题。”
“意境、格律、融合度俱佳者胜。如此,可好?”
此规则一出,众人都愣住了。
这已不仅仅是考校诗才,更考验急智、想象力和对意象的驾驭能力!
抽取三个随机意象,还要与秋月结合,难度何止倍增!
不过很快便有人附和。
“妙极!妙极!”
方秉心第一个抚掌赞叹,“此规则着实有趣,如此方能见真章!如烟姑娘果然别出心裁!”
见到方秉心开口。
魏济川和苏墨白都点了点头。
这个时候自然不会反对,要不然岂不是自认不如。
李钰也来了兴趣,这规则风雅又刺激,极大地增添了不确定性和观赏性。
比起单纯的命题作诗,确实有趣了不少。
自己就不参与了吧。
赢了也没好处,他可不想秉烛夜谈,有这时间不如回去看书。
要是自己十八岁,倒是可以考虑考虑。
“既如此,哪家书院先来试手?”柳如烟轻声开口。
魏济川立刻道:“我萧山书院愿先抛砖引玉!”
这次他亲自出马从匣中抽出三签:“菊”、“雁”、“舟”。
看到这三签,魏济川凝神思索,香燃近半,方吟出一首七律。
诗中将“菊傲秋霜”、“雁字南回”、“夜舟泊月”巧妙串联,融合在秋月内。
诗意不错,融合度也不错,赢得一片掌声。
柳如烟微微颔首,对着魏济川微微一笑。
魏济川顿时乐呵呵的。
白鹿书院紧随其后,方秉心自然也亲自上阵,这种能和美女秉烛夜谈的事,怎么能让其他人代劳。
他抽的三签“松”、“泉”、“磐”此三意象皆偏清冷幽寂。
难度比刚才的魏济川大。
不过这难不倒方秉心,沉吟片刻,便咏念出声。
将月下松涛、石上清泉、远处山寺传来的依稀磬音融为一体,构筑出一幅空灵幽静的山寺秋月图,意境超脱,融合无间。
此诗一出,满堂喝彩!
就连柳如烟也目中露出异彩。
魏济川苦笑,原以为方秉心抽取的三签难度比他大,说不定做出的诗不如他。
没有想到诗词竟是如此绝妙。
不愧是有神童之称啊。
轮到清澜书院了,苏墨白上前,众人都为苏墨白捏了把汗,祈祷他能抽到不错的签。
苏墨白抽的是“灯”、“桥”、“笛”。
这三个意象颇具烟火气,与秋月结合倒也不难,但难在写出好诗。
苏墨白蹙眉深思直到香快燃尽,才堪成一首七律,描绘了月下河桥、灯火人家、远处画舫飘来的笛声。
虽竭力融合,但意境却不如方秉心的诗。
甚至赶魏济川也要差一点。
柳如烟点评:“苏公子已尽心力,然融合稍欠火候。”
清澜书院先失一局。
第二轮斗诗开启!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