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夫子那里回来后,李钰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之前要夺得会元,只是想要赢钱。
而现在却是要给夫子当保护伞。
原本以为夫子出名是好事,在成都的时候,主考官问他夫子是谁。
他说了名字,主考官并不认识。
那时候李钰就觉得应该让夫子扬名。
辛辛苦苦教导了他和林澈八年,现在两人都是举人。
他还是四川最年轻的解元,就应该替夫子扬名。
只是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曲折。
虽然他觉得过去了十多年,夫子的仇人又已经当官,应该不会再找夫子麻烦。
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因此李钰不敢掉以轻心,再次开启了他以前的苦读模式。
上午写文章,自我检查,觉得没有问题了再让夫子改。
有时候自己写的文章挑不出毛病,但其他人却能挑出来。
柳夫子就是这样的人,很适合当老师,指出李钰的不足。
李钰的文章确实没太大瑕疵,但夫子却要求更加精益求精。
为此柳夫子也肝了起来,钻研春秋和四书。
然后开始大把掉头发,为了不让阮凝眸打搅自己,他主动分房睡。
女人只会影响我看书的速度。
李钰下午也写文章,到了晚上就看程文集以及时报。
在京城的好处就是,随时可以了解朝廷的动态,不像其他地方,消息有延迟性。
李钰也不习武了,将习武的是将全都用来读书。
林澈,马致远等人见到李钰肝了起来,也跟着肝。
四川会馆内的其他学子见到李钰无时无刻不在读书,顿时钦佩不已。
特别是在周宏,王清扬等有望过会试的士子,每天看书写文章后,就会出去转转。
参加参加聚会之类的。
但见到李钰如此刻苦,顿时觉得惭愧。
对方年纪比他们小,还是解元,结果读书比谁都刻苦。
乡试能赢下他们,确实不是靠运气。
于是两人也不出门了,开始苦读。
连带着会馆内其他士子也都苦读。
这一幕让会馆的主事人感到惊奇,以往来会馆的士子可从来没有这么刻苦过。
李钰除了让夫子修改文章外,也和周宏,王清扬等人讨论。
主要是讨论时政,李钰虽然有自己的见识和理解。
但其他士子也有独到的观点,这让李钰觉得也大有收获。
可惜士子中没有本经是春秋的,让他找不到讨论的人,只能去和夫子讨论。
四川会馆内的士子原本只是象征性的给李钰下注,最多不超过十两。
然后反手就在顾辞远那里下了二十两。
但现在见到李钰如此刻苦,觉得李钰真的有希望获得会元。
于是众人凑够了一千两,又去赌坊押在了李钰身上。
赌坊掌柜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蜀中士子真的是傻子。
居然还集资来给李钰下注。
就这么想你们蜀中出一个会元啊。
可惜也只是想想而已,大景朝开国以来,蜀中就没出一个会元,甚至连第二名,第三名都很少。
李钰是年轻,但年轻也意味着没读几年书,别说与顾辞远相比了。
就算是和其他才子也没法比。
这一千两就是稳赚不赔!
李钰对于蜀中学子集资下注他的事并不知道,现在几乎不出门。
出门也只是去夫子那里。
除了睡觉外,李钰的所有时间都用来看书。
就连去茅厕也看。
日子也这样一天天过去,李钰再将文章拿去给夫子看时。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