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就是你?”
众专家顿时愣了愣,这个名字他们是知道的,就是邀请他们来27所的人。
他们也知道孟浩年轻,但却没想到这么年轻,在他们看来,年轻的科研人员至少也要和张烨这样,年近四十。
但孟浩简直就像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实在让他们心中颇为震撼。
没有在年龄和身份方面多做赘述,孟浩直接甩出自己的部分设计草稿。
“目前,轰炸机的引擎技术已经成熟,根据我们27所制造出的原型机来看,数据几乎可以和米国的初代B52战机引擎相比。”
“但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合适的轰炸机列装。”
孟浩环视着众人脸上吃惊的神色,继续说道:“如果选用当下已经实现批量生产的轰炸机,根本无法发挥出引擎效率,所以才要拟定计划,将各位召集到27所。”
“我们当下的研发目标,就是围绕着这款引擎原型机,设计出我们华夏的首款自研轰炸机,设计出属于我们华夏的空中堡垒!”
他声音洪亮,语气抑扬顿挫,无形之间也给他的话语增添了些说服力。
不过,就在其他人沉思的时候,突然有一人站了起来。
他名为杨勃劳,是战机航电领域的专家,刚刚并未参与到众人的研讨和争论当中。
面对孟浩宏伟的计划,他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道:“你所提出的理论方向的确很诱人,也是发展的趋势。但理论是一方面,实际科研落地又是一方面。”
“光是战机引擎的技术,我们就研究了很多年,直到最近才刚刚突破。而轰炸机整体的放大,载弹量提高,武器系统升级等等,都是需要攻克的技术。全方位出力的话,很可能进入每个领域都不精通的窘境。”
“我们总不可能因为你一句话,就弃国情于不顾,就这么开始冒险吧?”
他一顿话,孟浩也算是听懂了。
杨勃劳是支持全方位发展的,也认为这是对的,但他对于提出这个理论方向的自己并不信任。
“嗯,你说得很有道理,那么当着所有人的面,你觉得我应该如何取得你们的信任呢?”
杨勃劳直入主题,孟浩也没有废话,直截了当的问道。
“我问你几个问题,你所说的全方位发展理论,其背后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
“是航电。”
没有犹豫,孟浩也开口解释:“轰炸机扩大,最难的一点就是需要更先进的航电进行控制,否则单纯的大体型就只是架子货。”
“例如B52,各国都曾试图仿造类似的轰炸机出来,但最终成品不是飞不起来就是在空中乱晃,问题就在于航电性能不够。”
“而隐身系统、先进的武器装载、发挥引擎性能等,都需要有先进航电的支持才能发挥出能力。”
“不错。”
杨勃劳看向孟浩的目光中颇有几分诧异。
然后他继续问道:“那么,你认为研发出足以支撑B52级别的轰炸机的航电系统,有那么容易吗?”
“困难是一定的。”
没有迟疑,孟浩当即说道:“统一的信息处理器技术相当困难,它相当于战机的大脑和神经,是最脆弱、最复杂的区域。”
“那你为什么认为这条路可以走得通?”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