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一个可信的答复,可控核聚变究竟要多久才能达到这个数字?能否在最短时间内保持周围居民的生活用电?”
“发电量方面,这的确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孟浩面色严肃,深以为然地点头说道:“如今,大骇湾核电站已经全面更换成了核聚变设备,按理说产量会大大增加。不过由于技术尚且不够成熟,所以如今,全新的机组发电功率只有预计的20%。”
“什么?只有20%?”
众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核电的效率本身就低。
如果再是期望值的20%,那发电数量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想要完全替换掉水力发电站更是不可能的。
不过,就在众人怀疑的注视下,孟浩发表了一个大胆的言论!
“虽然当前效率还不高,但是我有个计划。”
“在半年时间内,通过各位的协助,让大骇湾核电站的发电机组发电效率,达到计划发电功率的80%。”
80%,也就是当前发电功率的4倍!
“80%?既然你有把握,那我们当然会配合,不过能否透露一下,计划发电率的80%,能为我们华夏提供多少电力?”
“如果我的理论计划没有错误,达到这个功率后,可以达到全国电网总量的50%!甚至还要在它之上!”
“一半以上吗?”
“孟浩,你真的不是在拿我们找开心?那要是能达到100%,岂不是能接近我国发电总量的70%?”
“不错,正是如此,各位有什么问题吗?”
孟浩毫不谦虚地承认了。
“问题?问题可大了……”
他们面色奇怪,但也没有立刻把自己的问题说出口。
半年的时间,完善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甚至还要让它达到全国总发电量的50%!
这对于研究时间按照10年为单位的华夏专家们来说,实在是太震撼了!
要知道,像是核能、水电、风能等都属于清洁能源,而清洁能源最大的问题就是转化率极低。
说要达到华夏电力总量的50%,这是何等的困难啊!
当然了,对于这群人孟浩也不是百分百信任,有个点他是没有明说的。
通常而言,科研技术都是先发展军用,技术成熟后再普及民用,进而利用民用技术的利润来反哺军用技术开发。
但核电的军用技术层次太高了,只能先民后军。
先保证国家用电和收入,然后再慢慢攻克军用所必须的小型化技术。
半年时间,预计的十几个可控核聚变电站的设计研发可以完成。
而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内,十几个核电站造好,那时候对于核聚变技术的理解就已经能够彻底覆盖民用,并且开始转为军用。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