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张婆子悄悄瞥了一眼那边的顾清瑶。
“兰娟死的前一晚,表小姐身边的弄书姑娘找到了奴婢,说让我帮她办件事儿,就会给我一百两银子。”
“她让你做什么事?”
张婆子拽著袖口,犹犹豫地露出一截手腕,上面带着一个镯子。
镯子的质地并不算好,不过作为一个下等的婆子,能戴上这种镯子,也算是不错了。
“弄书姑娘说,只要带着这个镯子,让兰娟看见就成。”
“你也不问,她为什么要你这么做?”
听见是卫灵绾问话,张婆子不自觉露出讨好的笑容。
“奴婢当时被那一百两银子迷花了眼,哪还有心思问这个。”
少女被她的说辞逗的,不自觉弯了嘴角,目光移到兰娟娘身上。
“这位大婶,对于这个镯子,你可有什么要说的?”
口还没开,眼泪倒是先掉了下来。
“这个镯子,奴婢也有一个。”
说著,她也露出了一节手腕,上面套著一个和张婆子手上,一模一样的劣质玉镯。
“这是娟儿攒了几个月的工钱给我买的,戴上后,我就一直没舍得摘。”
“所以,当兰娟看到类似的镯子时,她下意识就会想到自己的娘亲,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你说对吧?大哥。”
“合乎情理。”
“强词夺理!”
顾清瑶强撑著一口气,逼着自己不能示弱。
“这种镯子大街上比比皆是,不过就是和兰娟送给她娘的那个相似了些,你们就要强行将罪名推到我身上吗?”
“顾姑娘说得有道理。”
清风微微一笑,对着兰娟娘道:“也不用藏着掖着了,直接将你知道的,全都说了吧。”
“是。”
她擦干眼泪,拿出一个身为母亲的坚强。
“娟儿还在世时,在家就多次提到了一位卫小姐,说如今在帮她做事。只要助她赶走卫小姐,以后就能过好日子。”
卫淼露出心疼的神色,不自觉看向卫灵绾。
少女似是无觉,依旧在听兰娟娘说话。
“后来不知怎么回事,娟儿说她被调到了夫人的院子,虽然还是三等丫鬟,可不用做那些坏事,她说自己也安心。”
“可就在一个月多前,娟儿又一次回到家,那天她什么都没说,只是吃了一顿饭就走了。却没想到,这竟是我们娘儿俩最后一次见面。”
话到此处,兰娟娘的声音又开始哽咽。
“那天,应该是顾姑娘,指使她给娘亲下毒的日子吧?”
卫灵绾走到她身边,安慰性地拍了拍她的肩,让一个母亲回忆女儿死前的经历,实在是太过残忍了。
“后面的内容我来说吧。”
少女走到顾清瑶身边,居高临下的看着她。
“兰娟死后,你怕她和家里人说了什么,所以让弄书找了一群地痞流氓,天天去他们家骚扰,逼得她们不得不离开京城。”
“胡说八道!我没有!”
顾清瑶还是坚称自己从未做过这些事。
她虽然慌乱,可也知道,卫灵绾现在拿出的证据,根本没办法彻底定她的罪。
卫夫人也因此显得犹犹豫,不知道该相信哪一边。
然而少女却是半点都不慌,本来她还想继续和她玩儿,让她自己承认。
现在,她改主意了。
“顾清瑶,你就不好奇,你身边的弄书去哪儿了吗?”
因为三堂会审来得太过突然,顾清瑶没反应过来就被带到了这里,是以几乎没有发现,她身边的弄书不见了。
少女的声音还在继续,然而落在她耳中,就像是恶魔之音。
“这两位证人的证词无法定你的嘴,可要是弄书,那就不一样了吧?”
一双大眼已经被惊惧填满,心中那股一直在支撑她的气,也在渐渐消散。
“不可能,不可能,弄书她不会背叛我的,绝对不会的。”
卫夫人虽然已经松开了顾清瑶,却还是站在她身边,所以这句话听得十分清楚。
一时间,脑子就像是炸开了一般,让她无法思考,她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怎么会?
她不信,瑶瑶没有承认,她就不相信。
卫夫人颤着手扶起顾清瑶的小臂,涩着声音开口:“瑶瑶,你没有想下毒害娘,对不对?不是你做的,对不对?”
顾清瑶头摇得像破浪鼓,却是一个字都说不出来,此时门外也传来了脚步声。
不消片刻,脚步的主人便出现在门口,是卫森。
他一脸怒容地冲到卫夫人身边,一把将她拉起来,接着从怀里掏出一沓纸,扔到她怀里。
“娘,你最好看一遍这些供词,再决定要不要听她的回答。”
卫夫人颤着手,打开供状。
这是弄书的供词,她承认做下的所有坏事,也表明这些事,都受了表小姐的指使。
看到白夫人刹那间变化的神情,顾清瑶就知道。
完了!
这回真的全完了!
供词还没看完,卫夫人却觉得双眼一黑,紧接着便直挺挺地倒了下去。
“娘!”
卫淼眼疾手快,立刻将她抱在怀里。
卫灵绾也被这一动静吸引了视线,眉头顿时蹙起。
“大哥你送娘去卧房,二哥你也一起去,顾清瑶这边交给我。”
三兄妹相互对视一眼,两兄弟立刻带着卫夫人离开,屋子里哗啦啦的,瞬间少了一半人。
顾清瑶还摊在地上,一脸的死寂。
卫灵绾盯着她,没有说话,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处置她。
不过没多久,她就不用为这个问题发愁了。
“爹爹!”
知道家里要审问顾清瑶,是以出宫后卫峰就快马加鞭,这会儿刚刚才到家。
“都审清楚了?”
“嗯,都清楚了。”
少女将弄书的供词递到卫峰手上,卫将军扫了一眼,塞到怀里,亲昵地摸着她的发顶。
“绾,这件事,就让爹来处理好不好?”
“好!”
简单说了一下卫夫人的情况,少女就带着清风清水回了院子。
至于卫夫人,大哥二哥在照顾,又有那么多下人在侧,应该不需要自己。
夏风款款,吹到人脸上带着一丝温度,少女拂下刚刚被吹起的发丝,再抬眼时,眸子里就多了一个人身影。
他就坐在不远处的凉亭里,风将他的发丝吹到胸前。
他正想将其捋回去,却没想到,直接撞进了那个人的眸子里。
绾,他未来的王妃。莫辰淮今日一早就来了卫府,以宁王的身份正式登门。
那时正门的人还围着,所以他和韩英都是走小门进来的,卫淼亲自去接的人。
后来弄书的供词,也是他在有限的时间里审问出来,二公子卫森在侧协助。
至于被赶出京城的兰娟娘,莫辰淮也早早让人盯上了。
总之绝对不会,让那个顾清瑶轻易逃脱。
看到莫辰淮,身后的两个丫鬟对视一眼,默默地退了几步。
这人是谁,在这之前大少爷就已经和她们介绍过,此时再跟在小姐身后,可就真没有眼力见了。
在大梁,有婚约的男女见面,并不违反礼法,卫淼会让莫辰淮进府,也有让这两人见面培养感情的意思。
虽然他有种感觉,自己的妹妹和这位宁王,可能已经见过不止一次了。
“绾,过来。”
男人朝她伸出手,少女站在原地犹豫了片刻,还是迈出了步子。
“事情已经结束了,你怎么还没走?”
卫灵绾挑了一个离他比较远的位置坐下,故意不去看他。
“我的未来王妃还没见到,怎么能这么快就走?”
凉亭里就一张石桌,再远能远到哪儿去?只见他长臂一伸,直接将她的手握在了手心。
“你放开!”
少女皱着眉挣了挣,奈何完全敌不过对方的手劲,反倒被他越抓越紧。
“莫辰淮,我可还没有原谅你!”
眼前的男人一愣,随即松开了手。
“抱歉。”
重新获得自由,卫灵绾直接起身,想离他更远些,却也没有离开。
她握着手腕,背对着他。
“你不是要我听你解释吗?
现在,可以解释了。”
少女左看看右瞟,似乎对外头的风景格外有兴致,心思却全放在你背后的男人身上。
然而等了半晌,却发现后面那个,口口声声说愿意解释的人,到现在一句话没说。
好看的眉头又紧蹙起来,她放下手转身,气鼓鼓地想要“兴师问罪”,不想直接撞进了他的眸子里。
这人,刚刚一直在看自己?
卫灵绾不好意思地撇开视线,鼓著脸问道:“不是说要解释吗?你怎么一句话都不说?”
“因为不知道该从哪儿说起。”
他来到她身边,又一次握住了她的手。
这回少女没有挣开,只道:“就从我们第一次见面开始说好了。”
第一次见面?
想到那一幕,莫辰淮的嘴角便不由自主的勾起,露出好看的弧度。
“绾还记得我晕倒那晚,和你说过的身世吗?”
卫灵绾不明白话题怎么跳得这么快,不过还是乖巧地应着:“记得,你说你生母生你时难产,而后被抱到......”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似乎知道了什么。
“那个故事,你没有骗我?”
虽然换了一种表达方式,可那就是他的真实经历。
兄弟姊妹众多,可真心对他的,只有已经过世的祖母。
少女下意识瞥向他的腿,莫辰淮似有所觉,摸了摸自己的膝盖,腿上已经有了明显的知觉,只是想站起来,还要不少的时间。
“你的腿,和那些人有关吗?”
这里的“那些人”特指他的兄弟。
虽然外界都说,宁王殿下双腿残废,是因为作战失利,中了敌人的暗箭,然后从马上摔下来,此后就不良于行。
可具体的情况,恐怕只有莫辰淮最清楚。
“我也不清楚,只是心里有种感觉,他们肯定是知情者。”
心脏的位置又在隐隐发痛,少女有些心疼他,下意识回握他的手。
男人有所察觉,却依旧不动声色。
“那件事后,我就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值得我信任。”
拥有同样血脉的兄弟,都可能会在背后放暗箭,更何况是那些陌生人。
“你见到的韩英和那些暗卫,都是经过几番试探查验,才被我招揽到麾下。”
“所以绾,对不起。”
他将少女拉到身前,注视着她的眼睛,“最开始我的确不相信你。因为不知道你接近我的目的,所以不敢告诉你我的身份。”
“对不起!”
不等她回应,他又立刻开口。
“但是绾,如果当初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我一定会早一点向你坦白,绝对不会让你因此生气。”
“所以绾,你能原谅我吗?”
抓住她的那只手,又不自觉地收紧。
二十多年的人生,莫辰淮已经习惯了掌控全局,再危险的境地,他都能冷静面对,而后将劣势转化为胜势。
可面对卫灵绾时,那种冷静就完全不见了,她永远都是他生命里的意外。
少女瞥了一眼两人紧握的双手,掌心的温度相互交替著,她能明显的感受到,眼前这人对自己的重视。
心底的某个部位,为他软了一块。
“看你表现吧!”
她装作不在意道。
“谢谢你,绾。”
一阵狂喜从心底不断上涌,他手腕微微用力,蹲在他身前的卫灵绾,因为惯性直接栽到了他怀里。
“南淮!”
少女挣扎着要起身,这里可是四面都没有遮挡的凉亭,要是被家里人发现,他以后就别想轻易进府了。
莫辰淮却不顾她的挣扎,不断收紧怀抱,嘴巴落在她的颈侧。
“绾,让我抱一会儿,一会儿就好。”
他的声音好像带着某种魔力,让她下意识地遵从,卫灵绾顺势用双手圈住他的腰。
反正有清风清水守着,应该不会被别人看见。
夏风还没停,两人的发丝因为风的作用,相互缠在一起,久久都没有分开。
百姓对鞑靼人的敌视,几乎已经发展到失控的地步,哪怕佑宁帝再不愿意,也不得不放弃和亲的打算。
如此一来,剩下的也就只有签署投降书一事了。
双方经过了七天的“友好交流”,终于达成了共识。
大梁和鞑靼休战五十年,鞑靼每年都要给大梁进贡。
此外,作为赔偿战争的损失,鞑靼需要一次性给大梁进贡百匹种马,作为损失的军、费。
虽然只有百匹,不过佑宁帝也还算比较满了。
签了投降书,当天晚上,鞑靼使团就偷偷摸摸地走了。
礼部的人第二天到达鸿胪寺时,看到的只是一栋建筑,一个人影都没有,看来鞑靼人是真的怕了。
与此同时,卫峰也准备再一次向皇上辞官,顺便把顾清瑶的事解决了。
<!--PAGE10-->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