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科幻大师威尔斯精选集(全六册)> 第十九章 若干基本原理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九章 若干基本原理(2 / 2)

“吁!”肯普医生惊叹,“真稀奇!可我还是不太……要说用这个法子糟蹋一块宝石我还可以理解,至于让人隐形,那可不能相提并论。”

“千真万确,”格里芬说,“不过你这样想:可见性取决于可见物体对光的作用。物体对光一是吸收,二是反射,三是折射,或者三者兼有。要是物体对光一不反射、二不折射、三不吸收,那么这个物体就是不可见的。打个比方,你看见一只不透明的红色盒子,原因是颜色吸收了部分的光,并将其他的光,也就是红光反射出去,这样在你眼里就呈现出红色。要是盒子不吸收任何光,而是全部反射出去,那它就是亮闪闪的白色盒子。银盒子!如果是钻石做的盒子,表面总体吸收的光和反射的光都不多,但是有几个点会对光进行折射和反射,这样就形成一个闪闪烁烁、半透明的炫目的表面——好比是光的骨骼。和钻石盒子相比,玻璃盒子没那么炫目,也不是明显可见,因为玻璃表面对光的折射和反射更少。明白没有?从特定角度看,它是完全透明的。不同的玻璃可见度也不同。譬如燧石玻璃就比普通的窗玻璃明亮。极薄的普通玻璃,光线不好的时候就很难看得见,因为它几乎不吸收光,折射和反射的光也极少。要是你把一块普通的白玻璃放在水里,或者放在比水密度大的**里,那么玻璃就几乎消失不见,因为光从水射进玻璃,无论折射还是反射都极少,等于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这就仿佛瓦斯、氢气在空气里,几乎是看不见的。原理毫无二致!”

“的确,”肯普说,“真是通俗易懂。”

“还有另一个事实,你也知道不假。要是一片玻璃摔碎了,肯普,再研磨成粉末,放置在空气里就比玻璃片的可见性高,因为它变成了不透明的白色粉末。这是因为粉末使玻璃表面成倍地增加,这样折射反射就增加了。一片玻璃只有两个表面,而每一粒粉末都对光进行反射或折射,因此穿过粉末的光极少。但要是把白色的玻璃粉末倒在水里,那它马上就消失不见了。粉状的玻璃和水的折射率大致相同,这就是说,光在两者中传播,很少发生折射或反射。

“要想使玻璃隐形,只要将它放在折射率和它相近的**里。一个透明物体放在折射率与之近似的介质中,就变得看不见了。你稍微想一想就会明白,玻璃粉末也可能消失在空气里,条件就是改变它的折射率,使这个指数和空气一致。这样一来,光在玻璃和空气中传播就不会发生折射和反射。”

“对,对,”肯普说,“可人到底不是玻璃粉末!”

“不错,”格里芬说,“人比玻璃还透明!”

“胡说!”

“亏你还是医生!忘性这么大!才十年,你就把学过的物理忘光了?想想看,有多少东西本身是透明的。纸就是一个例子。纸是透明纤维组成的,之所以呈现出不透明的白色,原因和玻璃粉末一样。再比如说油纸,用油填满纸纤维间的空隙,表面以外就不存在折射和反射,那么油纸就和玻璃一般透明了。不只是纸,还有棉花纤维、亚麻纤维、羊毛纤维、木材纤维,还有骨,肯普,肉,肯普,毛发,肯普,指甲和神经,肯普,人的所有组织,除去血液的红色和毛发里的黑色素,全都是透明无色的。我们能看到彼此,仅仅靠着这一点点东西。组成生物的大部分纤维都是透明的,就像水。”

“老天爷!”肯普惊呼,“可不是,可不是!我昨天晚上还想着海里的幼虫和水母呢!”

“你总算明白了!我离开伦敦一年就想通了这一切,每天想的也是这些——那是六年前。但我一直守着这个秘密。为了研究,我费劲了千辛万苦。我那个教授奥利弗是科学界的无赖,天**打探,窃取别人的想法,他总是探头探脑!而且科学界的种种不公制度,你也是知道的。我不能发表研究成果,不然他就要白白分得我的荣誉。我埋头钻研,眼看着把公式付诸实验、变成现实的那一天越来越近。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因为我打算一鸣惊人,等我把这份成果公之于众,我就能一举成名。我着手研究色素的问题,好弥补一些漏洞。这绝非有意为之,我无意间发现了一项生理学现象。”

“是什么?”

“你知道血红色素吧,可以把这种红色变成白色——无色,又不影响它的正常功能!”

肯普惊叹一声,依然半信半疑。

隐形人站了起来,在狭小的书房里来回踱步。“不怪你惊叹。我清清楚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当时夜已经深了,因为白天总有傻乎乎的学生盯着你。我有时候一直忙到天亮。想法突如其来,完完整整地呈现在脑海里。我当时孤身一人,实验室静悄悄的,高高的煤气灯默默地燃烧。在我人生的重要时刻,我总是孤身一人。‘我能把动物——组织——变透明!变成隐形!除了色素——我可以隐形!’我自言自语,蓦地意识到,一个白化病人掌握了这样的知识是何等意义。我不能自已。我放下滤纸,走到大窗前,凝视着满天星斗。‘我可以隐形!’

“连魔法也做不到。我心中没有一丝怀疑,清楚地看见隐形是何等的壮举:神秘、权力、自由。我看不到任何弊端。想想看吧!我,一个穷困潦倒、怀才不遇的助教,在省城大学里执教,给一群傻瓜上课,竟然会成为——这样。我问你,肯普,换了是你……不论是谁,我告诉你吧,不论是谁都会全心扑在这份研究上。我付出了三年的心血,攻克了一座座高峰,只见到山外有山。无穷无尽的细节!我心力交瘁!还有一个教授,省城的教授,整天探头探脑。‘你什么时候发表你这份研究哇?’他开口闭口就是这句话。还有那些学生,微薄的薪俸!三年间,我忍辱负重——

“过了三年讳莫如深、心力交瘁的日子,我发现研究不可能完成——不可能。”

“为什么?”肯普问。

“资金。”隐形人说着,走到窗前,凝视着窗外。

他突然一转身。“我抢了老头子的钱——我抢了我父亲。

“钱不是他的。他举枪自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