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法海的眼神,再次一凝。
秦修,仿佛能看透他的一切。
他心中的戒律,是如此的森严。
他自己,便是戒律的完美遵守者。
他认为,只有戒律,才能约束魔心,才能引导世人向善。
“佛子认为,戒律,是用来约束魔心,引导向善的。”
“对吗?”
秦修问道。
法海点头。
“正是!”
“无戒律,不成方圆。无约束,何以成佛?”
他语气坚定。
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信念。
秦修摇了摇头。
“佛子所言,对,但也不全对。”
“戒律,是渡河之舟,而非彼岸之景。”
他缓缓开口。
声音不大,却字字珠玑。
“凡夫俗子,心性未定,如在苦海中浮沉。”
“戒律,便是那艘渡人登岸的扁舟。”
“它让你在风浪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不至于沉沦。”
“它约束你的行为,是为了让你少造恶业,多行善事。”
“让你能够平稳抵达彼岸。”
秦修指了指法海。
“你我皆是乘舟者。”
“在你仍会因‘一念’而动摇时。”
“在你仍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情绪,自己的杂念时。”
“戒律,便是你唯一的依仗!”
“它就像船桨,让你能够不断前行。”
“但佛子。”
秦修话锋一转。
“当你真正抵达彼岸之时,你还会抱着那艘船,不放手吗?”
“当你已然登岸,心境澄明,万念归一。”
“你还会需要那艘船,去束缚你吗?”
他目光如炬。
“当你真正做到‘心不动’时。”
“大千世界,皆是净土。”
“你的心,便是佛国。”
“你得意,便是法度。”
“彼时,何须戒律?”
秦秦修看向法海。
“戒律的存在,是为了指引,是为了辅助。”
“而非最终的目的。”
“它的意义,在于帮助你抵达彼岸。”
“而不是,成为你终生无法摆脱的束缚!”
“真正的佛者,是心中无戒,却又处处是戒。”
“心中无规,却又处处合规。”
“因为他已超脱于戒律之外,心性与佛法融为一体!”
秦修的话语,再次震慑了所有人。
尤其是法海。
他一直引以为傲的“戒律”,在秦修口中。
竟然只是“渡河之舟”。
并非“彼岸”。
这让他感到一阵巨大的冲击。
他一直认为,严格遵守戒律,便是修佛的至高境界。
但秦修却告诉他。
戒律,仅仅是手段。
并非目的。
这让他感到一阵迷茫。
“心不动,万境皆净土。”
法海喃喃自语。
他的“道心”,再次受到剧烈冲击。
他看到了自己修行路上的“桎梏”。
他被戒律所束缚。
却从未想过。
何时才能抛弃这艘“渡舟”,真正“登岸”。
他一直在船上。
却以为,船便是岸。
一股强烈的明悟,在他心中升起。
同时,也有一股更深的“不甘”,涌上心头。
秦修看着法海。
他没有继续深说。
而是转头。
看向身边的秦命。
“你。”
他轻声说。
“如今的你,心性未定。”
“魔骨尚有戾气。”
“你,便需要戒律的约束。”
“需要用佛法,去淬炼你的魔心。”
“去压制你的杂念。”
“去引导你的方向。”
“不要抵抗,去感受它,理解它,让你的魔心,听到佛音!”
秦修意有所指。
他这番话,不仅仅是对法海的回答。
更是对秦命的指引。
他要告诉所有人。
佛魔一体。
并不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