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京都纪事(四)
“老师,这次我来是想和你说一下,我现在到基层县市去任职了,在学习的时间上可能就没有以前那么方便了,如果在授课的时候赶不回来,还请老师原谅!”陈正强坐在宁教授的房间里面,恭恭敬敬的向对面坐着的老师说着。
宁教授虽然已经六十多了,但是满头的头发依然是乌黑的,再加上其特异的气质,整个人看起来也就像是五十出头的样子。
“你小子还是那么滑头!区区的一个县委书记,工作能有多忙,还用得着提前打预防针?不过我知道你小子脑子好用,如果在集中授课时真的赶不回来,也没有关系,只要你的论文和考试能过就行了。
到时间我可以向其他的老师解释一下!
不过如果你因为工作而耽误了学习,考试和论文过不去,那我也不会去给你说情的!我可丢不起这个人!”从硕士研究生班开始,宁教授就特别喜欢自己的这个比较有主见的学生。
再加上陈正强和老师接触的时候,不带有一丝虚假的成分,也使的老师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后辈。
因为有寒冬在这里坐着,陈正强的脸难得的红了起来。
寒冬看着陈正强害羞的样子,在哪里偷偷地对陈正强做着鬼脸。
“呵呵!”宁教授不经意地看见了二人的小动作,在哪里乐的笑了起来,这一下不但是陈正强的脸红了,寒冬的脸更红了。
“小陈啊,你做了基层的领导了,要好好的为老百姓做些事情啊!不过依你的秉『性』,我想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说到基层我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最近国家准备搞一些试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尝试一下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看看能不能在农村走出一条资源集约型的路子。
”见到两个人都不好意思了,宁教授转移了一下话题。
“老师,您能不能说得再详细一点?”陈正强没有想到这一次来这里,居然能够得到这样的消息,简直是出乎他地意料。
他在发改委和挂职锻炼的时候就已经知道,除了沿海地区和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的地区,国内大部分的省份,都是依靠着国家的项目在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向陈正强现在所在的清江县。
如果没有国家的补助资金,哪里地干部职工每年连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更不要说是拿钱出来搞经济建设了。
在这里意外地得到这些消息,陈正强高兴地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国家每年拿出的资金毕竟是有限的,全国那么多的县市,那么多需要建设的项目,所以每年争取资金的事情,也是最紧张的时候。
其激烈的程度不亚于一场战争。
所以在争取资金地时候,谁首先得到消息,谁就能够走在别人的前面,比别人要多一些时间,这样也就有了争取资金的把握。
所以陈正强才会这么感兴趣。
他也知道老师作为国家特殊人才,国务院研究室聘请的专家,知道这样的消息应该不奇怪,他想再知道一点具体地信息。
好为自己跑项目的时候多一点把握。
如果就这样凭借着一点消息就去跑项目,最后项目可以跑下来,但是却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他知道既然老师能够得到这样的消息,就说明现在事情已经定型了,但是如何得到最大地利益,是他现在追求的目的。
只有拿下这一批项目,他才能够在清江县作出一点事情,为自己获得一点政绩。
“是这样的。
最近宏观经济研究司和农村经济研究司在研究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时候,认为现在农村经济的格局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却又是农村经济发展地基础。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