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总会让人感觉到生活的希望和压力。
张扬开始忙碌起来,暑假期间的前几天,总会跑到瑶瑶那里坐坐。后来几天,去的就少了。甚至有时候一连几天,都不会出现。瑶瑶心下好奇,等到张扬再来,忍不住问起。
张扬只是笑着告诉她,“我在为我们的未来忙碌。”
瑶瑶早已习惯了张扬这样酸溜溜的说话,也不再细问。直到后来,哪怕是上学期间,张扬也常常东奔西跑,甚至旷课。瑶瑶心里愈发好奇,却再也没有问及。她相信,张扬一定有他自己的事情要忙。这些事情,也许正像那次洪水的预言一样神秘又难以置信。瑶瑶清楚的记得2003年12月份伊朗大地震前后,民间到处流传的关于地震预言的传说。她相信,这件事一定跟张扬有关。
瑶瑶很少问张扬奇怪的问题,但最终还是问了张扬关于那次地震传言的事情。张扬笑着说:“虽然伊朗死要面子的不接受美国援助,可到底是一条条鲜活的人命。没有人应该为政治家的面子承受苦难。”
张扬知道自己不过是个小人物,没必要装什么大尾巴鹰去救苦救难。那是菩萨和耶稣的职责,自己不好越权。不过,有能力让别人免于死难却无动于衷,良心上总是有些不安的。况且,谁又知道是不是菩萨和耶稣暗中帮助自己,要自己再转而帮助那些受苦受难的普通人呢?
2003年没有太多事情,但2004年,却是张扬最忙碌的时候。2004年,全世界到处都是各种各样的灾难。他必须利用自己所能利用的各种资源挽救那些将死之人。或者在网络发布信息,或者打匿名电话。总是要不停的转换网吧和公共电话。张扬不希望被人锁定到自己的位置。好在2004年的时候,上网需要身份证的规定在古城市还没有普及,网吧可以随便出入。
看着因为自己而解除了一个又一个灾难,张扬有时候也会想,自己救下的这些人里,未必都是好人。或者有些人也确实该死。甚至,这些人搞不好比恶魔还不如,活在这个世界上只能是个祸害。但那又怎么样呢?任何罪恶的人,都应该交给法律来制裁,而不能指望老天,毕竟老天经常有眼无珠。
正当张扬沉寂在救世主的成就感中的时候,瑶瑶突然告诉张扬:“我妈前几天托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被我给推了。”
张扬愣了好大一会儿,问:“介绍对象?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呃,我是说上辈子。”张扬记得直到瑶瑶结婚那天,他都没有听瑶瑶说过家人给她介绍对象的事情。
瑶瑶掩嘴笑笑,说:“上辈子的事情,我哪知道。”她不知道张扬是不是开玩笑,有时候也会问问自己上辈子的事情,不过张扬不论怎么回答,她都只是当作笑话来听。不是她一点儿也不信,只是觉得上辈子的事情,跟现在的自己并没有什么关系。
张扬又想到,上辈子自己并没有向瑶瑶表白,瑶瑶是否有被介绍对象,肯定也不会告诉自己。就像她跟人谈恋爱,如果自己不是正好撞见,她也不会跟自己说。
再看瑶瑶,张扬就有些心急起来。瑶瑶已经24岁。这样的年纪,在古城市,已经算是大龄女孩儿了。他所知道的,古城市的城郊地方,二十来岁甚至十**岁结婚的大有人在。先举行婚礼,到了年龄再领证。这种事情,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并不稀罕。
张扬计算了一下,不由的感到天意弄人。尽管自己上学很早,又侥幸的赶上了学前班被取消,六年级没产生的年代。可即便如此,大学毕业,也20来岁了。那个时候,瑶瑶已经30,即便她不愿意跟别人结婚,也一定难逃胡兰兰各种手段逼婚。再说了,一个女人,三十岁还不结婚,大概每次被人问及婚姻,都会感觉尴尬吧。即便是男人,也不会好受。——就像前世的自己。
而等到自己大学毕业,立刻就结婚只怕也不可能。那个时候刚毕业,肯定不会有什么存款。胡兰兰那个女人,不要几万的彩礼,也不可能!
张扬意识到结婚并不只需要感情的冲动,还需要钱!
况且,自己还没房子。
原本,张扬想过,结婚的话,就和父母住一起,但问题是,如果这样的话,胡兰兰可就住在隔壁了。张扬更希望带着瑶瑶远离胡兰兰的虎威。
所以,还要买房……
跟瑶瑶散步走了很远,张扬都没有说话。
瑶瑶却忍不住安慰他,“我会等你的。”
张扬笑了笑,握着瑶瑶的小手。
瑶瑶又道:“我已经攒了几千块钱,想自己开个店。你说好不好?”
“好。”
在这一瞬间,张扬突然想放弃学业。
如果女人比自己还要能赚钱,对于男人而言,肯定是一种打击。尽管张扬没有大男人主义,但心里还会感觉不舒服。只是,他想不到自己高中毕业之后能去做什么。
买房,结婚,之后生子养家,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上班吗?运气好的话,找份好工作,没日没夜的干,或许也能勉强持家。再加上瑶瑶的理发店,也许生活还算不错。不过张扬希望自己有能力养活瑶瑶。
有钱,有闲,养活老婆。这大概是每一个男人心中的理想生活。只是很多男人都做不到。
“不开心吗?”瑶瑶问,“想什么呢。”
张扬笑道,“想着怎么赚钱养活你。”
瑶瑶笑了起来,双手捂住张扬的手,说道:“上学要紧,别想那么多了,大不了我养活你。”
张扬感动的差点儿掉泪,尽管他从来没想过要女人养活自己,也不愿意有那样的生活。但想来每个男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感觉幸福吧。至少比听女人说“你应该养活我,不然一拍两散”会更舒服一些。
如果一个女人让你感觉幸福,那你就应该让她更幸福。——至少张扬是这么认为的。
2006年的夏天,16岁的张扬参加高考,交了白卷。
确切的说,不是白卷。至少每张卷子上还有一句话:去你.妈的高考。
不是他担心学费太贵,给父母造成负担,他有信心以夸张的好成绩获得免费入学甚至全年的奖学金来给父母减负。可惜,张扬需要的只是时间。
张扬到底还是落榜了。
这一天,父母的头发一夜间白了许多。
父亲什么也没说,只是人仿佛一下老了十岁,原本精气神十足的他,每天像是霜打的茄子。
张塞和李倩都要张扬重读,爷爷奶奶也是这个建议,不过张扬拒绝了。异常坚定的拒绝了。大概是执拗脾气上来了,张扬把父亲的叹息和母亲的忧愁都当作浮云。
丁浩来找张扬,告知他自己考上了大学。并且对张扬考不上大学的事情遗憾非常。张扬想到这个后来工资不高,福利很高,平时也趾高气昂的好朋友的将来,心中便不大痛快。有些酸溜溜的说道:“大学什么的,我一直都没什么好感。省下四年学费和生活费,哪怕再去打工赚小钱,等你毕业了,我也成小款了。”
丁浩愣了一下,说:“这是短见。”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在古城市这种小地方,不上大学,再打工赚点儿钱,等自己大学毕业了,张扬基本就有钱买房了。万一自己的专业不好,毕业之后搞不好混的还不如农民工。等自己能买房结婚了,张扬估计也早就享受一家三口的其乐融融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