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蔚睁开眼时已经八点了,她迷糊迷糊睡了一觉,还算不错。
十点时分,安蔚退了房,打车到汽车站,很快坐上开往光明顶景区地客车,开始了她在春州的既奇妙又浪漫的旅程。
丁宁忙了一整夜,着实感到困乏,于是下线打起瞌睡。
瞌睡的质量没以前高,睁开眼后还是觉得有些疲乏,丁宁猜想大概是这些日太过癫狂的缘故,比如说阿雅,比如说萧蔷,哪一个都不能让人省心省力。
博客丁宁已经安排好了值班管家,这是再一次升级后的博客的好处,因此丁宁大可放心。
丁宁照例出门晨练,面对春江照例大喊大叫一通,舒爽完之后才感体力完全恢复。
现在,丁宁这有多样事在齐有并进,怎么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越发是一件重要地事。
在春江江边溜达完了之后,丁宁径直跑到了学校,花了二十来分钟,状态应该还是不错。
十点时分,丁宁召开了区域经济研究所筹建组的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有主管学科建设的副校长,丁宁,高凡,头头就这么三个,加上一个小叶。她做笔录。
小叶穿得有些打眼,在这办公场合下显得有些活泼,和从前在宣传科时有些不一样,短袖的粉红t恤,紫色的花裙,裙子这种场合,丁宁自然不能多看。忙简单向领导汇报了一下关于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学术研究机制。
这个是重头,区域经济研究所怎么开展研究工作,一个科学合理地学术研究机制是最重大地保障。
丁宁提出地是一个相对独立地考核机制,并不搞发表了多少论文,有多少是核刊这些标准,而是看对区域经济研究有没有实效,以此为考核点。
副校长听完丁宁的简介后眉头微微拧起来,说道:“学校考核人员的研究工作量一直有一套可量化的标准体系。这也是绝大多数大学都使用的,丁宁啊,这些标准都是现成的,直接拿过来就行了啊。”
副校长说的没错,但是,私下丁宁对这种**文,发核刊论文,sci等体制是持否定态度地。丁宁认为那是搞垮搞坏中国学术的根源。当然。丁宁不会直接这么说出来,因为副校长本身就是这种体制的受益者,副校长每年发表的论文在春州大学是很能吓唬人的。
丁宁说道:“我们春州大学学术落后,这种局面不可能是亦步亦趋能解决的,必须重新建立一种全新学术考核机制。建立自由、竞争、科学、合理的机制,才可能取得让人瞩目的成绩。”
丁宁这么说了,副校长也没什么好说,虽然他不太理解。但丁宁是市委书记指派地所长,集各种大权一身,老实讲,现在比自己都风光。
丁宁说完了,接着就是高凡汇报。他主要谈的是研究所如何直接为当地企业方面,提出由研究所成立商业咨询机构,迅速进入市场,至于这个分支机构人员。完全可以从广大学生中进行挑选。
这样一来,区域经济研究所主要分成两个部门,一个是基础理论研究部门,一个是经济理论应用部门。前者是努力提高研究所的学术地位,后者是为研究所提供经济实力,实行两路并进的发展策略。
副校长不是傻瓜,对丁宁提出的这个战略很是赞赏,他心想。难怪这个学化学出身地丁宁会得市委书记赏识。是真有些本事。
基础理论研究部门,将瓜分掉市里拨下来经费的百分之七八十。以十万为一个研究项目,区域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都可以提出申请课题,一旦通过,就给十万元,冲这一点,就非常的有**力。
另外,基础研究部门还要承担一份区域经济学术期刊。
这份学术期刊将进一步体现研究所地学术精神,以优质高稿费的条件吸引国内诸多有势力的经济学家发稿,并兴办相应学术论坛。当然,这做起来并不容易,一开始只以学校内部刊物的名义,时机成熟再正式申请刊号。
副校长对这个表示了极大兴趣,因为他很清楚,若是有一份核心刊物杂志在手,就是掌握了相当的学术话语权。
丁宁虽然反感学术现状,但做起来,他却不得不要考虑现状,与现状接轨,区域经济研究所的人考核工作不以发表多少论文为标准,但不妨碍丁宁他们自己搞出一份学术杂志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他们的学术主张与宣传,这是必要的。
接着就是对初步人选地合计。
副校长说的客气,表示丁宁说了算,完全不干涉。丁宁谦虚说这个不是他一个人说了算,但是感谢校长对研究所的信任。
最后副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对丁宁等的筹建工作进行了中肯的赞扬,最后把一个大枚刚刚刻好的区域经济研究所的公章颇郑重地交在丁宁手上。
一章在手,这个时分,丁宁也不能免俗,颇有挂帅之感。
副校长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丁宁、高凡和小叶三个继续商谈。
丁宁发布命令,小叶负责研究所网站论坛建设,相关技术人员从学生里找;高凡则立刻动手商业咨询公司的注册,所需手续一律直接找副校长解决,只是注册资金地稍微困难一些。
高凡说这个没问题,他可以现垫付。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