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穿越的机修师> 第二百三十六章 传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六章 传单(1 / 1)

最后张志祥补充。book./九月初五接到京城传书。京城的救援队伍已经动身,其中有上千普渡寺的高僧!他们还带来了京城的募捐一万五千余两,据说以后还有。要求我们隔雪省做出计划和监督,必须完全用于救灾,一切开支由普渡寺的僧人负责。估计今天就能到达灾区。我们必须实地调查,做出切实的救灾和重建计划。希望大家都建言献策。

有一条张志祥没有说,那就是华存孝要求请赵青山去京城给文定国治病的事。张志祥接到传书就转发给迎风府。一来一去,耽误了一天,迎风府回信,赵青山不去。赵青山表示,生命无高低贵贱之分,京城只有一个文大元帅,可是灾区有数万灾民。去一趟京城,耽误至少好多天。如果文大元帅到灾区来,他可以诊治;他手里也有一些高价药物可能对文大元帅有用。不过他不敢保证是不是有效,也必须先拿钱才行。张志祥也只好婉转地把意思传回京城。相关人员会怎么做,可不是他能决定的。

与会人员都没有任何意见。当然就要安排执行。

九月初八,隔雪省算是迎来了一场大丰收。这一天,一共扣留了一千余辆来自百胜省方向的马车。一辆马车,只算马和车,价值就是好几十两,货物不同价格不同,平均也是几十两,加起来就是一百多两。车夫和负责销售的人不好算钱,就暂时不算。隔雪省至少可以收获二十万两。这还不算完。因为消息没有漏出去,接下来几天肯定还有冒充何伯爵手下的商队到来。隔雪省暂时也不会发文要求百胜省协助查处,那样不是断了财路吗?罚款也还要等有空的时候来斟酌确定,反正不能让某些人觉得太轻了,也不会让人倾家荡产,没有活路。人人都想发财,就看你是不是违背了朝廷律法,是不是有那个头脑和运气。何伯爵挣钱了啊!人家何伯爵可是严格遵守朝廷律法的。何伯爵发明的有些机械,把专利交给了百胜省,自己使用还是老老实实地出了使用费。何伯爵说得好:“钱多钱少,要靠自己努力找;长说短说,不能挖国家墙脚(方言,读音jio,普通话没有这个读音)。”

这件事最后结果,有人统计,隔雪省一共收获六十多万两,极大地缓解了灾区重建的压力。因为很多是小商家,只能准备少量辆马车,货物销完后再来第二趟,没想到第一次就血本无归,还得偿还银行的贷款。当然不还也可以,当时有抵押的,损失会更大。

义王是当世枭雄,做事也是几方面着手。

何伯爵这方面,拉拢不太可能。首先就是不好找机会,何伯爵平时不离开伯爵府,不接待没有关系的人。其次,不好找出面的人。义王在百胜省的人有潘杰、舞柳,还有高进宝安排的顾尚全等人,这些人都不够分量。打击也不可能。何伯爵的身份特殊,有特员身份,却基本不用这个身份办事,政王爷对他也是很放任;何伯爵还是佛门的山门护法,连皇上都得礼让三分。刺杀更不可能,何伯爵身边的高手越来越多,他的手段也千奇百怪,近万蒙匈人都栽了跟头。现在只能是慢慢查探他的技术。

挣钱方面。义王的经营多而杂,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很多都是牵连甚广,想整理也麻烦。这两年周兰山、潘杰、顾尚全都在百胜省损失惨重,入不敷出。最近到隔雪省灾区经商还没有见到结果,估计会挣一笔。

军队方面,东土三省的高级将领现在都已经是他的人。他一直想拉拢禁军。可是很不容易。禁军只受皇上调派,每年都要换岗两次,平时根本不跟外界接触。兵部也只有协助配合,补齐编制,提供军需。因此禁军才会成为大华最精锐的部队。文定国当时买蒙匈马也不好多买,基本是留在京城训练。

朝廷方面,一直是义王关注的重点。朝廷中他或明或暗拉拢了不少的大臣,三个皇子的侍卫中都有他的人。这段时间朝廷里的任何情况,他都很清楚。

众所周知,华存孝是前皇后裕皇后的儿子,是当之无愧的嫡长子。裕皇后出事的经过,他是清楚的,甚至在其中推了一把。冯皇后肯定不希望华存孝继位,要推出华存悌来继位,所以皇上十几年来避而不提立太子的事。现在只要把这件事提出来,肯定会

经过义王示意,其手下御用班子终于写出了一份告天下百姓书。这份告天下百姓书中写道,当今皇上失德,违背大华祖训,独断朝纲,迟迟不立太子。北疆何伯爵惊才绝艳,才情倾天,完胜蒙匈,功勋卓著,发明众多,造福百姓,却无辜受辱,遇刺重伤,还被没收专利,罚俸一年。是故老天接连降下警示。首先七月洪水暴发,人畜受损,房屋倒塌,良田受灾。谁知皇上不思悔改,置若罔闻,变本加厉。北疆示警,隔雪将震,皇上意图遮挡天意,封锁北疆警讯,只顾个人安危,匆忙出巡镇山省。老天终于降下前所未有的地震,致使生灵涂炭,哀鸿遍野,民不聊生。上天又出现天狗食日,然而皇上还流连花天酒地,关闭救灾通道,置灾区百万军民于不顾。军神文大元帅,重病卧床,求北疆医神赵青山医治而不可得。这样的皇上还值得大华百姓效忠吗?何伯爵当世奇人,早就说过,人当忠于大义,孝以仁慈,不能愚忠,不能痴孝。如此皇上,就该退位让贤!大皇子华存孝是正宗嫡长子,以前捐资办学,现在又是派人,又是募捐,为救灾呕心沥血,如此仁德,方可为人君!

这些完全是事实。义王知道,这些事实已经足够百姓震惊了,特别是灾区的百姓,甚至驻扎在隔雪省和向阳省的禁军也会产生对皇上的不满之心。如果加上一些谎言,或许更有煽动性,但可能被某些人抓住不放,大肆渲染,会冲淡主要的目的。冯家绝对不会愿意让华存孝当皇上的,甚至会攻击这是华存孝故意散播的消息,意在夺权。皇上也不会愿意让攻讦他的人继位,但又无法挡住悠悠众口。他把何伯爵拉出来,皇上会对何伯爵更为不满。他把文定国拉出来,敬仰文定国的人就会怨恨皇上。人心大乱,义王拉拢大臣,收买民心就更方便了。

何伯爵的活字印刷术已经在大华各地都有人使用,这份告天下百姓书也交由各地印刷,广为散布。尤其是地震影响的隔雪省、向阳省、京城盛京市,简直是铺天盖地,闹得人人皆知。其它各地也有不少,连皇上出巡的镇山省也不例外。最少的是百胜省。因为百胜省没有寺庙,其他人也不要想在何伯爵口里抢饭吃。义王的人只能在其它地方印好后送到散发。

传单一出,天下震惊。皇上叫华思仁,自命以仁德治理天下,这些事情那点说明皇上是仁德的?北疆示警的消息肯定是真的,那个叫刘勇的半大孩子,自称是刘都督的儿子,何伯爵的弟子,手里还有政王爷的公文,还代表政王爷,地震的当天就进入了隔雪省。百胜省的将士,何伯爵手下的一些人也在三天内就到达了重灾区!一千多里呀!没有事先充足的准备可能吗?如此大的消息,政王爷不可能不报告朝廷!皇上不信就不可能匆忙离开京城。怪不得皇上匆忙出巡,原来是扔下百姓避灾逃命啊!皇上封锁消息,致使大家都没有准备,才造成这样惨烈的损失。地震发生在白天,都死伤无数;如果是夜晚,灾难将严重到什么程度?地震之后也不施以援手,不闻不问,花天酒地,他还把我们看成大华的子民吗?数万条生命啊!你们能瞑目吗?

按例早就该立太子,并加以培养的,为什么不立?总要说出一个理由啊!华存孝是大皇子,是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又是如此仁德,为什么不立为太子?文大元帅是当世军神,却因封锁了通往灾区的通道,得不到赵青山的救治!何伯爵的事情也早有耳闻。没有何伯爵,蒙匈人早就攻陷了太平关,数十上百万人将丧命于蒙匈的铁蹄之下。没有何伯爵,就没有那么多方便的工具,就没有那么多精巧的器具。没有何伯爵,灾区的死亡人数将大大增加,伤病也得不到救治。皇上是怎么对待何伯爵的?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当年行刺何伯爵的凶手,可是三皇子华存恩的侍卫!

皇上的眼里,只有那些少数的大臣!皇上,你怎么不想想,没有百姓的辛勤劳作,你和大臣吃什么?穿什么?用什么?没有士兵的守卫,又哪来大华的安定繁荣?没有地方官的治理,朝廷哪来收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