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缘灭,缘已空,摊开双手,便是拥有。
我们已拥有,何须强求?
惟愿身体安康,一生平安。
***************
(感谢亲的惦念,妙笔生莲,风动菩提,荼蘼特将亲这满卷墨香发表在这里)
清净佛心,随性自在。来者如去,去者如来。何曾去也,何须来也?退心不生,痴心不改。去除轻慢心、分别心,执非所执,施非所施,得非所得。
因而想起《回向偈》,在这里顺便提几句。
诸亲拜佛时,末尾可念《回向偈》?
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修行的人不论念经念佛,念完了,一定要把回向偈念一遍的。“回向”有归拢和趋向的意思,就是要把念佛念经的功德汇集到一个目的上去。这个目的就是投生极乐净土。
常用回向偈: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切罪障,共成无上菩提。
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密法中常用回向偈:此德已具一切智,摧毁一切过患敌。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如海诸有情。
(梵parāa)回者回转也,向者趣向也,回转自己所修之功德而趣向于所期,谓之回向。期施自己之善根功德与于他者,回向于众生也。以己之功德而期自他皆成佛果者,回向于佛道也。
即是以自己所修之善根功德,回转给众生,并使自己趋入菩提涅盘。是实践“自他两利”、“怨亲平等”的大乘菩萨道的最佳法门。
1、回‘自’向‘他’
即将自己所修的一切功德,回施其他法界一切众生,以示自己所修的功德,并非只属于自己所有,而实是一切众生所共有的。如此,可拓开自己的心胸与气度,同时学习菩萨念念‘利益众生’的伟大精神。
2、回‘事’向‘理’
即将所修千差万别的‘事’相功德,回向于不生不灭真如法界的‘理’体。由于真如法界的理体是普遍平等而无所不在的,所以吾人若将所修种种事相功德,一旦回向到法界理体中,并且真正做到‘三轮体空’,即‘内不见己,外不见人,中不见所施之物’,其功德自然普遍广大,而如虚空界一样的无穷无尽了。
3、回‘因’向‘果’
即将“因地”所修的一切功德,回向到最高的无上佛果。
如‘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是出世因果;‘诸恶莫作是因,岁岁平安是果’或者‘众善奉行是因,万事如意是果’,是世间因果。
唯有努力认真去修善因,才能得到殊胜无比的果报。回向既然这么重要,《回向偈》的意义即是将自己所修的种种功德,全部贡献出来,与法界众生同享,不存一己之私,如此不但使诸功德得到保障,亦可使功德加以扩大,这就是佛法所说的:功不唐捐。
从而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盘正路,以期利益一切众生,使他人能究竟离苦得乐。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