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局长,"李毅飞又转向卫生局长,"我给你12小时,拿出详细的医护人员调配方案,要具体到每个人、每个岗位。"
接着,李毅飞对公安局长说:"赵局长,立即增派警力,对全市所有医院周边实行24小时巡逻,确保医疗秩序和医护人员安全。"
最后,他对财政局长说:"刘局长,所有防控资金即日起实行日报制度,每天下午5点前把支出明细报我办公室。
之前那笔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明天我要看到详细说明。"
现场部署完毕后,李毅飞做了一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从今天起,我的办公室就设在这里。
王秘书长,你回去把我的行李拿来。"
"李市长,这太危险了!"几位副市长齐声劝阻。
"不必多说。"李毅飞摆手,"流感不退,我不离一线。
这不仅是对全市人民的承诺,也是对各位的要求。
刘副市长,你在指挥部坐镇;
其他各位,按照分工立即行动。"
这个消息很快传遍了医院,当医护人员听说新市长要在医院办公时,无不感到振奋。
一位老医生感慨地说:"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的领导了。"
晚上,李毅飞在医院临时办公室里接见了几个特殊的人——来自各医院的医护人员代表。
李毅飞特意嘱咐不要通知院领导,只找一线的医生护士。
"请大家说实话,现在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李毅飞亲切地询问。
一位年轻医生鼓起勇气说:"李市长,我们最担心的是防护不足。
很多同事因为缺少防护装备被感染了。而且,有些该到位的物资始终没见到。"
一位护士长补充:"还有工作强度太大,很多同事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体力严重透支。
但最让人寒心的是,听说有些领导把防护物资批给关系户了。"
李毅飞认真记录着每一个问题,脸色越来越凝重。
会谈结束后,他立即拨通了曹大伟的电话。
"曹书记,我需要支援。"李毅飞直截了当,"水又市最缺的是防护物资和医护人员。
另外,我怀疑之前的防疫资金使用有问题。"
电话那头的曹大伟立即回应:"需要多少物资,你报个数。
省卫健委已经组建了医疗队待命,随时可以支援。
资金问题,我让审计厅介入调查。"
第二天一早,支援力量就到位了。
二十辆满载防护物资的卡车开进了水又市,同时抵达的还有从全省各地抽调的三百名医护人员。
更让人意外的是,曹大伟亲自带队前来。
在水又市医院的临时指挥部里,曹大伟当着所有干部的面说:"省委会全力支持李毅飞同志的工作,要人给人,要物给物。
谁敢在这个时候掉链子,就别怪省委不客气!"
这番话很快传遍了水又市的官场。那些原本还在观望的干部,立即行动起来。
在随后的三天里,李毅飞展现出了惊人的工作效率:体育中心临时医院如期启用,新增床位缓解了就医压力;
物资调配中心高效运转,防护用品及时发放到一线;
医护人员轮休制度得到落实,工作强度得到缓解。
第四天早晨,李毅飞回到了市政府办公室。
这一次,他见到的是完全不同的景象:所有副市长早早就在会议室等候,各部门一把手全部到齐。
"各位,现在我们开个短会。"李毅飞在主位坐下,"首先宣布几个人事调整:卫生局长张海同志调任市卫健委研究员,原副局长王强同志代理局长职务;
财政局副局长李敏同志代理局长职务。"
这个决定让在场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谁也没想到李毅飞会在这个时候连续调整两个重要部门的领导。
"其次,"李毅飞继续道,"即日起成立水又市流感防控指挥部,我任总指挥,刘副市长任常务副总指挥。
所有防控指令,由指挥部统一发出。另外,设立督查组,对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督导。"
会议结束后,刘建明特意留了下来。
"李市长,有件事要向您汇报。"刘建明压低声音,"之前市里确实储备了一批防护物资,但是被张书记批条子调走了一部分,说是要给省里一些关系单位。"
李毅飞沉默片刻,然后说:"这件事我知道了。
现在最重要的是防控流感,其他的以后再说。
不过,从今天起,所有物资调配必须经过指挥部批准。"
刘建明会意地点点头,对这位新市长的手段又有了新的认识。
一周后,水又市的流感开始出现好转迹象。
新增病例数首次出现下降,医疗秩序逐步恢复。
站在办公室窗前,李毅飞望着逐渐恢复生机的城市,脸上露出了来到水又市后的第一个笑容。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
刘建明走进来,神色复杂地说:"李市长,张乾州书记明天要回市里开会,指名要听您汇报工作。
另外,他特意问起了人事调整的事。"
李毅飞微微一笑:"好啊,我也正想向张书记汇报工作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