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见过太多来谈合作的地方领导,大多停留在"给政策、给土地"的层面,像李毅飞这样,能如此深入地理解科技创新规律、提出如此系统且极具操作性的合作方案的,实属凤毛麟角。
那位之前提出质疑的材料学院王院长,忍不住开口问道:"李市长,您这个方案......听起来很美好。
但这么大的投入,如何保证持续性?万一您调走了,后续......"
这个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所有人都看向李毅飞。
李毅飞坦然面对众人的目光,语气沉稳而坚定:"王院长问到了关键。
所以,我们准备将这份《行动方案》的核心内容,通过市人大立法程序,固化成为《水又市促进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条例》。
用法律的形式,保障合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因任何个人的职务变动而改变。"
李毅飞顿了顿,声音提高了一些,带着一种决心:"我李毅飞在这里可以向各位郑重承诺,也请古北大学的各位同仁监督:在水又市,支持科技创新、尊重知识价值、服务高校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我们必须要走,也一定能走通的一条正道!
我们要做的,就是拆围墙、畅渠道、优生态,让古北大学的智慧,在水又市这片土地上,畅通无阻地开花结果!"
这番话,掷地有声,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随即,陈景河校长带头鼓起了掌,掌声由疏到密,越来越响亮。
学者们的脸上,露出了真正感兴趣和认可的神情。
"李市长,"陈景河重新戴上眼镜,笑容变得真切而热忱,"您这个'三平台一基金'的思路,让我们眼前一亮啊!
这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合作之道。我看,我们可以立刻成立一个联合工作组,就这个方案进行深入细化!"
"太好了!"李毅飞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最难的一关已经过去了,"我们这边由李敏组长全程跟进,她也是我们之前在推动重大项目落地中锻炼出来的干将,执行力很强。"
接下来的讨论进入了实质性的技术层面。
双方越谈越深入,越谈越投机,几位院长开始主动介绍自己手里有哪些接近产业化临界点的技术,对李毅飞提出的合作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
会谈结束后,陈景河校长亲自陪同李毅飞参观学校的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先进制造实验室,看着那些精密的仪器和正在测试的新型材料,李毅飞对身边的李敏低声说:"看见了吗?这里随便流出来一点技术,都可能催生一个巨大的产业,我们这步棋,走对了。"
李敏用力点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市长,我感觉浑身是劲!
以前总觉得和地方高校合作隔着一层,今天您把这条路彻底打通了!"
离开古北大学时,已是傍晚。
夕阳给古老的校园镀上一层金辉。
车上,李毅飞闭目养神,但微微上扬的嘴角显示着他的好心情。
与古北大学的深度合作一旦落地,水又市就相当于拥有了一个取之不尽的"技术源泉"和"人才宝库",这将为水又市的产业升级和长远发展注入最核心的驱动力。
这时,李毅飞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苏舒发来的消息,是一张儿子小小的手握着她手指的照片,。
妈说这是新生儿的抓握反射,但我觉得他在找爸爸呢。"
看着照片里那只柔软的小手和妻子充满爱意的文字,李毅飞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事业与家庭,如同车之两轮,正带着他稳健地驶向更加开阔的未来。
李毅飞回复道:"真棒!告诉儿子,爸爸这边事情进展很顺利,很快就能回去看他。"
水又市与古北大学的合作,如同拼上了关键的一块版图,一个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的"环古北创新经济圈",已初现雏形。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