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起身,在书房内踱了几步,沉吟道:“加快进度……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谨慎行事。”
他停下脚步,看向张韬,目光深邃:“张大人,非是我不愿尽快推行陛下新政。”
“只是……那暗处的大汉余孽,至今仍未揪出。”
“他们如同毒蛇潜伏,我们若贸然将力量分散至各处,常安根本之地难免空虚。”
“万一彼等趁虚而入,或在地方上煽动叛乱,破坏均田,届时我们首尾难顾,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前朝余孽不除,我这心中,实在难以安定啊。”
想起那封神鬼莫测的威胁信,李弼依旧心有余悸。
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风险的增加。
张韬并非莽夫,闻言也冷静下来,微微颔首表示理解:“李公所虑极是。是张某有些心急了。”
他思忖片刻,提出一个更稳妥的方案:“既然如此,不如我们稳扎稳打。”
“先集中力量,将常安城以及周边毗邻、易于控制的几个县作为试点,将均田制彻底落实下去。”
“将此区域打造成一个样板,让其他郡县的百姓亲眼看到均田带来的好处。”
“届时,民心所向,我们再推行至更远之地,必然事半功倍,遇到的阻力也会小很多。”
“以此树立榜样……”
李弼重复着这句话,眼中渐渐亮起光芒:“好!张大人此议甚妥!就依此计!”
“我们先着力经营好常安及周边,打造一个铁桶般的根基,再图后续!”
方针既定,李弼感到肩上的压力似乎轻了一些。
他走回书案前,目光落在了一封已经写好大半、墨迹已干的奏章上。这是准备呈送给皇帝楚宁的汇报。
“不过,此事……”
张韬指了指那封奏章,提醒道:“李大人还需尽快向陛下禀明才是。”
“募兵、均田,皆是国之大事,需得让陛下知晓我等在此地的努力与进展。”
李弼抚摸着下巴的短须,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奏章我已准备多时,只等张大人的具体募兵数据。”
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可能不让楚宁知道!
毕竟,他还希望通过此事彻底在楚国官场站稳脚跟呢!
他拿起笔,蘸饱了墨,在那份详细汇报了常安现状、推行均田决心以及遭遇匿名威胁的奏章末尾。
郑重地添上了“现已招募新兵五千余众,正加紧操练,以固城防,并备不时之需”的字句。
写罢,他吹干墨迹,仔细检查一遍,然后装入特制的信筒,用火漆封好,盖上自已的印信。
“来人!”
一名亲信侍卫应声而入。
“将此信,以最快速度,飞鸽传书,呈报陛下!”李弼将信筒递过去,语气严肃。
“是!”侍卫双手接过,转身快步离去。
就在李弼的信使放出信鸽一日之后,楚宁接到了这则消息。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