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行者》两部连拍媒体们报道后,除了陈元与彬彬的支持者以及电影粉丝外,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涟漪。
现在全民关注的热点是元宇宙的综艺《中国好声音》。
独创的转椅子盲选彻底征服了观众,足足转了6期节目,
播出一个半月《好声音》的四位导师终于凑齐了队伍,开始了队内淘汰环节。
很多媒体,甚至节目组自己的人都很担心,不转椅子改成了淘汰之前选出的选手,节目的收视率会否受到影响。
但当新一期播出后,节目组的心彻底稳了下来,并由衷佩服自家老板的绝佳创意。
队内淘汰阶段,节目的时长从之前转椅子选人的2个小时改成了3个小时。
前面一半时间播放陈元把上辈子看过的一些偶像养成综艺,
如《创造101》、《偶像练习生》里的一些养成元素制作的内容。
后面的一半时间才是各个队伍残酷的队内淘汰赛。
同队的选手按照男女被分在了两间赞助商赞助的公寓内进行大半个月的生活训练。
观众们可以看到选手的日常训练,各自的生活细节,以及导师教导他们学习提升的各个环节。
《好声音》的热度真的非常非常夸张,选手的讨论量也比其他的选秀节目都大,大量的观众都认为上了节目的就成为明星了,
很多被淘汰下去的歌手也获得了额外的关注,事业或多或少都有了提升。
这些真实的日常记录,观众们第一次看到了‘明星’背后的生活。
有人练歌练到凌晨两点;
有人为缓解焦虑一天三盒烟不停地抽;
有人躲在卫生间里紧张得拉肚子;
有人在给父母打电话诉苦时听到鼓励后落泪哭泣.
观众们感受到了他们也和普通人一样,需要不停学习,不停努力,也面临着巨大的淘汰压力。
这些明星真实、有缺点、像身边的人一样,这种不完美反而让观众觉得更亲切,更容易产生代入感。
这种代入感也不是其他综艺可以相提并论的。
每当看到节目前半部分表现很努力,很认真,也非常优秀的选手被曾经选中自己的导师艰难淘汰,观众们总是会感到非常惋惜,
看到自己喜欢看好的选手得以晋级总是会情不自禁感到兴奋雀跃。
《好声音》的热度比单纯的转椅子选人更上一个台阶,不仅仅收视率飙升到了6%这样综艺神话的程度,
蜀川卫视节目播出前后的广告也拍卖出了超越同期央视一套广告价位2倍的天价,
节目相关的热度也相当炸裂,网络,电视台还有报纸随处可见针对《好声音》内容的讨论,
有夫妻因为支持不同的选手而吵架闹矛盾的;
有因为自己支持的选手被淘汰而在网络上造谣中伤其他选手的;
有在报纸上买下一整个版面给自己喜欢的选手加油助威的;
有模仿高人气选手的穿搭与口癖的;
有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上,主持人公开对自己家乡的选手表示鼓励的.
很多会在2005年《超级女声》综艺火遍大江南北期间的‘追星狂热’现象直接应在了《好声音》身上。
从来没有一档综艺有这般强的社会影响力!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