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刻拿出防抖和长焦优化的智能手机,调整到录像模式,先是录了一段约十秒的、包含基地核心区域全景和部分导弹发射设施的视频,准备第一时间发给靳南报喜。
然而,当他试图发送时,手机屏幕却显示“无服务”状态。两人立刻意识到,这片山谷,尤其是基地核心区域上空,必然实施了强大的、覆盖范围极广的无线信号屏蔽和干扰,任何非授权的电子信号都无法进出。
无奈之下,两人只能改变计划。
他们找到了一个既能俯瞰基地大部、又极为隐蔽的岩石缝隙作为长期观察点,接下来的三天时间里,他们如同最耐心的猎人,轮班值守,利用望远镜、夜视仪、激光测距仪等工具,对基地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侦察和记录。
他们详细记录了:
守卫换岗时间:精确到分,寻找规律和可能的空档。
巡逻路线与频次:地面巡逻队和可能存在的瞭望塔哨兵的巡视路径和时间间隔。
守军兵力估算:通过营房数量、人员活动频率,估算常驻兵力规模。
明哨与暗哨位置:不仅标记了所有可见的岗哨,还通过长时间观察人员视线和活动范围,推测出几个可能存在的隐蔽监视点。
关键设施分布:指挥中心、通讯天线、发电站、导弹发射井、弹药库、车辆出入口等。
电子监控设备:摄像头、运动传感器、可能存在的红外报警装置的大致覆盖范围。
他们将所有情报,包括大量高清照片和标注清晰的地形草图,都存储在手机的离线空间里。
三天后的夜晚,在确认已经获取了尽可能详尽的情报后,两人决定撤离。
他们借着夜色的掩护,沿着来时的复杂路线,小心翼翼地原路返回,撤出了山谷危险区域,向着埃拉特市区的方向潜行。
还未完全回到市区,当手机信号格终于重新出现的那一刻,两人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他们立刻找到一个相对安全的角落,迅速将手机里存储的所有情报文件,通过加密信道,打包发送给了远在约旦的靳南。
……
约旦,亚喀巴海岸酒店,总统套房内。
正在研究地图的靳南,听到手机传来特殊的加密信息提示音,他立刻拿起手机,看到是郑戎发来的情报文件包,眼中难以抑制地闪过一丝激动!
三天了!他们果然不负众望,成功发回了关键情报!
他迅速解密并打开文件包,里面详尽的照片、视频、数据和手绘草图,清晰地勾勒出了比什尔导弹基地的内部结构和防御体系。
这些情报的价值,无可估量!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