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和买
三楼,天字一號房。
从这里看向汴河,能见船灯处处,宛若星海。船行水中,宛若流星,与岸边重楼交相辉映。
两人坐定,侍者奉上水果、茶点、冰婆子。
小史过来推销,领进来十数位俏丽小娘子,今晚穿的都是唐风。
富柔挑了两个嘴唇最红的,站在下首,专门给她扇扇子。
等閒杂人出去了,曹偷才感觉放鬆下来,他对汴京新风非常不適应,总觉得自已像个古人,即便今天的主题就是古人。
宋人聚会喜欢仰歪著,这时代的沙发就是软塌。
一张双人沙发大小的带靠背椅子,包了,配三四个靠枕,屁股底下是竹凉蓆或者藤编。
人也不用规规矩矩,富柔今晚的装扮是李白,白衣胜雪,腰间一柄佩剑斜插,叉腿坐著,宛如投笔从戎的文士。
李长安斜歪看,脱了鞋半臥在榻上,右胳膊撑看,身下垫了两个靠枕。
曹偷则仿佛一个僧人,双腿盘坐,一手抓著珠串,另一手端著杯店里特调的果汁酒。
三人不分主客,也不排大小。
一杯酒下肚,曹偷轻喷了一下,感觉还是得自己先开口。
掉份儿就掉吧,棋差一著,姐姐都被赶回后宫了,自己还有什么好矜持的。要是翻不了盘,以后还得仰仗李长安这条线,別让旧党把事情做绝呢。
“长安可听说苏子瞻幼子走失之事”
李长安满不在乎的点了点头,也学著喷了一下,端起酒杯,浅浅的抿了一口。
“怎么,国舅爷有消息”
曹偷摇了摇头,眼神偏向一旁,继续说道:“感嘆而已,汴京之大,素来难以管控,只在范公之时略得清明。”
还是庆历好啊,城里住的涇渭分明。
官是官,商是商;民是民,兵是兵;富是富,穷是穷。
哪像现在,市坊开放,宵禁取消,小贩挑担走街串巷,穷人和百姓也敢在御道两侧行走。
世风日下,礼仪不存。
他以为自已开个话头,李长安与苏軾必定关心,这顺著聊,不就转到了市面的商业上,不就可以谈到水晶。
不料李长安並不接茬,而是侧耳关注外面的唱曲儿。
没法儿,曹价只能继续找话题。
“这杯酒,为长安贺。前日读了財经邸报,说是你已造出水晶宝石。我猜,如今肯定万商云集,要跟你这財神做这套生意。可喜可贺,祝小財神再发一柱大財。”
小史给二人杯中斟满,比对了一下,两杯高度差不多。
“小钱儿,都是小钱儿。要我说,还是当官最赚钱。”
曹价饮酒的架势一滯,哈哈一笑,掩饰过去,將杯中酒一饮而尽。
李长安自顾自说道:“曹公军武世家,自然是了解马政的。苏軾查案,触目惊心啊,我看曹家也分了不少”
咯瞪,老曹暗叫不好,怎么把话题扯到这儿了。
“小友莫要试探,我曹家歷代一心效忠大宋,谨守为臣之道,非功非赏,绝不取一丝国家之利。便是经营些產业,也照例纳税,觉悟偷免。”
“是么”
李长安打了个哈欠,嘴里报出几个时间和地点。
老曹听了一惊,大儿子在河北东路勾当军需转运,確实管过战马市易。可这都是机密,李长安怎么知道的。
“哈哈,不过是听过几个传言,曹公不必当真。咱们今日止谈风月,来,饮胜!”
曹价赶紧端杯,喝了一大口压惊。
旧党要用马政案来控制曹家不能吧,富弼已经位极人臣,再往上只能封王,赐九锡,自己只是个太师的架子。
他不再敢提苏軾,苏軾不是李长安的软肋,倒像是一把长矛。
还是有话直说吧,省的绕来绕去,自己倒嚇出一身冷汗。
“长安,水晶之物,老夫甚是喜爱。人老了,岁月无多,喜光怕黑,..,买东西,那也不至於如此兴师动眾吧,等著產品上市不就得了
李长安还没反应过来,富柔已经横眉立目,转头看了过来。
“此乃长安许我的聘礼,曹公可是要送柔儿发財”
曹价卡壳了,宫里採购,那便只有一个法儿,叫做和买。和买非大宋受创,自管子种稻以来,屡经创新完善。
最开始类似於订购制,官府在生產之前付一笔定金,等將来物品產出,付给尾款。
管子就是这么在齐国推广水稻,以及建立商业帝国的。
后来到了汉朝,诸王分封,每到一地便大肆兴建王宫。所需之物甚巨,缺钱就打白条,给的价格还低。
久而久之,成了一种强制性的採购。
六国遗民性情刚烈,屡屡罢市、上请,抵抗这种无赖行径。最后,汉文帝不得不下令禁制和买。
到了汉末,诸侯並起,世家豪强支持武夫爭夺天下,於是便將这垃圾制度又翻了出来。
一直流传至今,仍然是官府在缺钱时採购民间商品的一种形式。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