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如同纷飞的秋叶。
迅速翻过一九九四年的尾声。
裹挟着凛冽的寒风迈入了一九九五年。
自三中全会吹响改革开放的号角以来,这股新风便如燎原之火,迅速席卷全国。
田埂间的收音机持续播报着特区的新鲜事物。
供销社柜台前的群众也热议纷纷。
都在谈论着哪位个体经营者成为了万元户。
全国上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这股改革浪潮亦未忽略偏远的太平镇,使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太平镇,青石板路边骑楼里的电灯早已取代了煤油灯。
商铺鳞次栉比,身着喇叭裤、高跟鞋的时尚男女随处可见。
从镇下场口的粮站出发,沿公路向东前行约二里地,钢筋水泥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短短数年,路边便矗立起多栋高楼,玻璃幕墙倒映着蓝天白云,铝合金门窗在阳光下格外耀眼。
这条繁华的街道,被命名为“太平镇新街”。
每至夜晚,霓虹灯闪烁,“发廊”“卡拉oK”的招牌在风中摇曳。
新街的居民多为村里率先富裕起来的人,有的通过经营木材发家,有的依靠承包砖窑致富。
他们纷纷聘请县城的设计师,在镇边建造楼房。
在太平镇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贾仁慈的仕途也颇为顺遂。
数年间,从二队长逐步晋升,最终担任太平村党支部书记。
他上任当日,村委会门口的老槐树下聚集了众多议论的村民。
有人称其通过向公社干部赠送腊肉打通关系。
也有人提及他当年在批斗亲生父亲时表现“积极”而受到关注。
除贾仁慈升迁外,昔日不受重视的刁小三也成为了太平镇的治安员。
整时屁股后面挂着一根电警棍,在镇上走来走去。
数年前兽药厂解散时,柳青青与吴诗文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
从一名推销员偶然提及的电话号码中,查到了贾仁慈收钱的线索。
当他们再次寻找该推销员时,其居住的小屋已人去楼空。
桌上的茶杯里还残留着半杯凉茶,此事遂成一桩悬案。
由于缺乏证人,即便柳青青知晓贾仁慈与刁小三的不法行为,也无可奈何。
从当年二人执意关闭兽药厂,到后来花费数万元为自己谋求前程——
一人担任村书记,一人成为治安员,其手段可谓十分隐蔽。
农忙的五月转瞬即逝,进入六月,人们稍得闲暇,太平镇的集市愈发热闹。
挑着竹筐的老农高声售卖刚采摘的李子,卖冰棍的小贩推着叮当作响的三轮车穿梭于人群中。
一辆从县城驶来的客车,艰难地穿过拥挤的人群,在下场口停下。
车门打开,热浪夹杂着汗味扑面而来。
车内走下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面色青黑,眼球深陷。
身着白衬衫配黑西裤,背着一个不小的牛仔包,手中捧着两个大镜框。
头发梳理得十分整齐,抹着发胶。
此人正是被称为“太平镇城防司令”的太平村村支书贾仁慈。
他站在路口扫视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嘴角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仿佛整个太平镇都在其掌控之中。
贾仁慈刚下车,太平村村长江志从人群中挤了过来。
“贾书记,你回来了!”
江志云接过贾仁慈手上的牛仔包,随口问道:
“咦,怎么这么沉?里面装的是什么?”
“给乐镇长带了一副大麻将,给裘公安准备了些果子和影碟,此外还有两张裱好的奖状。”
贾仁慈拍了拍江志云的肩膀,语气中透着得意。
“贾书记,又是凯旋……这次获得的是什么奖项?”
看到贾仁慈手中的奖状,江志云讨好的问道。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