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种招数也不是俄国的专利。他们能用,我们也能用。”
纳赛尔丁接着询问,“和利沃夫联系上了吗”
“已经联系上了,他们表示要是沙阿真能让他们实现独立,那乌克兰将会是伊朗永远的盟友。”
在俄罗斯帝国之内,“乌克兰”这个称谓只是一个粗略的地理名词。乌克兰地区的人们被叫作“小俄罗斯人”,乌克兰地区被划分为俄罗斯各行省。1856年,小俄罗斯管理机构撤销,下属的9个行省和俄罗斯内地各省一样直属中央。至此,乌克兰已经基本完成了俄罗斯化。乌克兰语被视为俄语方言,乌克兰民族文化被纳入到俄罗斯文化范畴。
然而,就在俄罗斯大力推进乌克兰、白俄罗斯地区统一的同时,本来十分淡漠的乌克兰民族主义思想也在逐渐形成。更多的人开始使用乌克兰语,到了现在,人们已经很少使用小俄罗斯这个名称,而更多地使用“乌克兰”了。
乌克兰民族主义的兴起大致与波兰人民反俄起义同时,这引发了俄国政府的极大担忧。1863年,俄罗斯帝国内务部长瓦卢耶夫发布《瓦卢耶夫通令》,明令禁止出版乌克兰语书籍。瓦卢耶夫宣布,所谓乌克兰语,不过是被波兰语污染的俄语方言。俄国境内的乌克兰民族主义被打压。
与此同时不要忘了,在三国瓜分波兰后,乌克兰还有一小块土地被奥地利统治。西乌克兰,其首府是利沃夫。在这里同样产生了乌克兰民族主义思潮。
从1865年起,大量的资金流入利沃夫的乌克兰之家组织。他们开始完善他们的理论,认为乌克兰是一个独立国家,只不过被俄罗斯压制,现在正需要他们给拯救出来。
纳赛尔丁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俄国人在他的巴尔干腹地煽风点火,他自然也要在沙皇的软肋上埋下一根毒刺。乌克兰,这个被俄罗斯视为小俄罗斯的粮仓和战略要地,正是最完美的目标。
“很好。”纳赛尔丁对哈吉扎德吩咐道,“我们给了他们那么多资金,现在,应该到了回报的时候。”
“也许可以利用一些报纸,适时刊登一些关于乌克兰文化复兴和俄罗斯压迫的报道,给俄国政府贴上“民族压迫者”的称号。我就不信了,欧洲不是号称解放每一个民族吗,这个他们敢不敢出头!”
纳赛尔丁冷静地分析,“当每一个小俄罗斯人都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乌克兰人时,圣彼得堡的根基就开始松动了。这会牵制俄国大量的内部维稳精力,让他们在巴尔干的行动投鼠忌器。”
不仅是乌克兰,还有芬兰的芬人运动。伊朗支持他们内部的激进派,也就是所谓的大芬兰主义者,他们要求拥有整个卡累利阿和其他芬兰文化区。伊朗自然是全力支持的。
不过在俄罗斯危险系数太高,除了在芬兰大公国有据点外,还在瑞典和丹麦拥有联络处。只要能分裂俄罗斯,不管多少民族运动伊朗都会支持。
纳赛尔丁捡起一块石头,向大海扔去!
“俄国就应该想到这一天,当他们的祖先不断扩张,对征服土地上的民众横征暴敛,起义和独立自然是常态。就这样的国家,竟然还有脸说自己是斯拉夫兄弟的解放者。
不知道亚历山大准备好我给他们的礼物了吗”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