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货币改革
阿米尔在君士坦丁堡又忙碌了起来,因为和伊朗之间的贸易兴盛,阿米尔趁机开始推行货币统一的政策。为此,他专门请来伊朗国家银行行长一同商议。
目前奥斯曼国内使用里亚尔的人越来越多,君士坦丁堡等地的商铺接受里亚尔。而在广大乡村,以物易物仍是主要的交易方式。
看这个情况,直接宣布替换里亚尔是没有问题的。但行长提出了奥斯曼目前的三个问题:第一,奥斯曼乡村的金融空白。那里没有银行,没有信用,以物易物意味着我们的货币政策无法传导。第二,旧里拉的黑市。我们若强行规定兑换比率,必然催生黑市交易,扰乱金融秩序。第三,也是最危险的,是信心。奥斯曼民众对纸币的信任,建立在沙阿的威望和当前局势稳定上,一旦风吹草动,可能引发挤兑。
因此第一步,就是利用帝国财政拨款,在奥斯曼各省府和重要市镇,快速设立农业信贷和邮政储蓄所。为农业提供小额农贷,更核心的功能是办理里亚尔的储蓄和兑换业务,并允许农民以粮食、牲畜等实物抵押获取里亚尔贷款。
同时颁布法令,规定所有政府项目的款项支付、官员与士兵的薪饷、以及国家税收,必须全部或大部分使用里亚尔结算。并且宣布旧里拉仍可在一定期限内用于缴纳部分地方税费。
然而,风暴也随之而来。改革的推进,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
首先发难的是奥斯曼的旧式钱庄和高利贷者。他们在乡村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帝国信贷合作社的出现,等于砸了他们的饭碗。他们开始散布恶毒的谣言:
“用了里亚尔,真主(上帝)会降罪,土地会歉收!”
“政府要用这纸片抢走你们最后的粮食!”
与此同时,潜伏在君士坦丁堡的俄国和英国间谍,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他们通过控制的渠道,大肆渲染奥斯曼的财政困难。
最危险的一次危机,发生在安纳托利亚中部的科尼亚。由于谣言传播,一场针对邮政储蓄所的挤兑和骚乱爆发了。愤怒的民众围堵了大门,要求将手中的里亚尔全部兑换成金银或实物。
市政府立刻命令当地驻军立即出动,保护合作社人员和财产,逮捕煽动者。经过探查,他们是当地有名的放贷者和几个行踪诡秘的外来人。
消息传到君士坦丁堡,阿米尔并没有感到意外,这几乎是改革必然要经历的阵痛。他面前摆着两份电报:一份是科尼亚驻军成功控制局面的报告,另一份则显示,在安卡拉、锡瓦斯等地也出现了小规模的恐慌性挤兑苗头。而这背后,是俄国和英国人在捣乱。
“他们终于跳出来了。”阿米尔对身旁的伊朗国家银行行长沉声道,“旧势力的反扑和外部势力的破坏,比我们预想的还要快、还要狠。”
行长面色凝重:“阁下,我们必须立刻做出强有力的反应,否则恐慌蔓延,整个货币改革可能毁于一旦。”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