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天多,他又来了。
只是从这个位置看下去,月球的南极远远没有地球的南极好看。
因为在月球南极,太阳永远不会高高升起,只会像个鬼魅般的光球永恒地贴着地平线打转,这种极低角度的掠过,投射,使得任何光线的强度都显得无力。稍微有点海拔的山峰丘陵投下的阴影则被拉得无限漫长,最终汇入一片纯粹的黑暗!
这会儿的月球南极但凡海拔超过100米的丘陵,它都有微弱的阳光照射在上面,整个南极从正上方看感觉像在看国际象棋的棋盘格子,黑的白的驳杂在一起。
事实上,任何人在南极上方,第一眼都会被正中心的那个黑洞洞的“巨碗”吸引。
这个镶嵌在月球南极中的“巨碗”碗沿到碗底足有4.2公里落差!
这个巨碗就是沙克尔顿陨石坑。
它的直径在21公里左右。
在谢云逸下降到2公里左右的位置时,已经能看到这个“巨碗”的高耸碗沿了。
这时他才恍然,脚下黑暗的区域已经是沙克尔顿陨石坑这个巨碗中心了。
而整个“巨碗”的碗沿都是所谓的月球南极永昼峰!
更有意思的是,他在脚下的黑暗区域中,发现了一座城市!
这座城市的覆盖面积有153.16平方公里,相当于2个港岛的面积。
谢云逸飞近了些看,这座城市还持续地在往上修筑。
时不时出现的星星点点的焊接闪光,只是这些焊接点处发出的光芒更为刺眼也更为锐利,甚至那刹那出现的电弧都清晰可见。
再近一些看,他瞬间目瞪口呆起来。
因为有人正穿着全套的动力装甲在作业!!
有亚洲人面孔,也有欧美人面孔。
他们操作的动力装甲,就跟在电视电影作品中看到的机甲一般,操作舱中的人,异常娴熟地进行着操作着一人多长的巨大焊枪,飞快地工作着。
谢云逸有种感觉,这像是在看开挖掘机的师傅铲泥一般,只是场景换了,地点换了,作业工具换了。
画面再拉近一些看,远处每一个星星点点闪光的地方几乎都有这样的机甲在作业,只是有些作业舱是能看到人的,有些作业舱是完全封闭的!
星星点点的漫天闪光,在此刻与天上的繁星点点形成了交相呼应的美轮美奂场景。
真的很难想象。
这是隔了38万公里外的世界该有的景象吗?
谢云逸站起身,看着一幅幅属于工业的闪光。
也许这就是人类存在的意义吧!
他没有犹豫,直接拉杆,飞到了沙克尔顿陨石坑壁边,他开始绕行。
21公里直径的大坑,它的周长有多少?
如果这个大坑是一个均匀且完美的圆,那么它的周长大概是66公里,但明显,沙克尔顿陨石坑并不是均匀的圆形坑。
它的周长在70公里左右。
谢云逸驾驶着楼兰号绕了几圈以后他发现,隐匿在黑暗中的部分区域都有被开凿过的痕迹。
一连在不同的高度转了5圈,全部都是只凿开了部分的岩石层,并没有深入多少就停止了,凿出来的洞也就荒废了。
很奇怪!
再次绕了几圈过后,同样的状况见了很多次。
最终谢云逸驾驶着楼兰号在一个近乎光滑的陨石坑壁上找到了答案。
这可以说是一堵墙,而且是一堵金属墙。
在一大片开凿的痕迹过后,最终露出来了这面金属墙,而有痕迹的只是周围的月岩,而金属墙在靠近后才发现的。
金属墙上面根本没有痕迹!!
谢云逸眼神一凝,他快速地在不同位置,不同高度转悠了起来。
在距离坑底大概1.8公里的位置上,又看到了一个直径约为50米的隧洞。
仿佛是曾经有人试图在这个位置上想要凿穿沙克尔顿陨石坑壁,但从未启用的状态和上面的一些痕迹来看,貌似是失败了!
楼兰号飞到了这个巨大的隧洞中,确认没有人以后再度深入。
直到看到的依然是这样的金属墙壁,但仍然没有在上面看到哪怕一丝划痕。
谢云逸心头一惊。
这是什么情况?
他想了想,然后果断拉杆,楼兰号快速飞到了一个距离坑底3500米的地方,因为是背光,所以这里依然是一片黑暗。
谢云逸快速找了一个能下脚的平台,丢下了一台永昼峰探索者,然后联系佳宇道:
“佳宇,控制这个1号探索机器人,快速开凿出一条往墙壁深处的通道出来,开凿过程中的样本数据记得记录,如果到最后凿不动,就测墙体的元素组成!”
“好的先生!”
谢云逸想到个问题,就是信号的延时问题,现在佳宇本体在地球上,现在的临时信号中继使用的应该是某颗别人的卫星的中级服务。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