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八宗门的山门来历颇为玄妙,既像是上古流传的阵法枢纽,又似蕴含着法器的威能,与半坞山巅的十八间瓦舍有着隐秘的关联:唯有每逢闹鬼日,瓦舍选中者才能在山门与瓦舍之间“随心传送”,念头一动便能跨越百万里之遥;其余时日,传送只能单向进行——从山门传送回瓦舍可行,却无法从瓦舍传送到山门,这般设定,似是专为闹鬼日的猎杀行动量身打造,暗藏天地规则的巧思。
此外,十八宗门皆布有护山大阵,平日里阵法沉寂,无法主动开启;唯有到了闹鬼日,瓦舍选中者才能凭意念操控阵法的启闭,或抵御鬼物冲击,或掩护族人撤退。
平日里探索深渊,众人从不敢轻易动用“意念归坞”的能力——除非彻底迷失方向、无法继续前行,才会不得已使用。毕竟“归坞容易,再去难”:一旦通过意念返回半坞,若想再去深渊,便只能靠双脚步行几百万里。此界无灵气可供御空飞行,与下界的便捷天差地别,每一步都需耗费体力,稍有不慎便可能遭遇游荡的鬼物。唯有闹鬼日能凭传送往返,省去了步行的艰辛,也算是“贪了天地规则的一点便宜”。
次日清晨,半坞山巅的白雾早已散尽,阳光洒落下来,却照不进那片百丈之地——山巅空无一人,唯有清池静静伫立。忽然,池面之上的植被缩影微微震颤,花蕊中的两根雄蕊丝似被无形的巨力冲击,瞬间扭曲、断裂,失去支撑的蕊头——那如圆润珍珠般的球体,再也无法悬浮,挣脱束缚般直直坠落,朝着池心坠去。
一刻之后,若有人从百万里外的高空仰望半坞山,便能看到两枚散发着微弱光晕的圆形物体,一前一后从天空中坠落,如两颗陨落的星辰;而半坞山巅的百丈之地,似被一团突如其来的圆形乌云彻底笼罩,光线瞬间消失,陷入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连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
百丈之地似被无形之力挤压,四周传来诡异的异响。瓦舍受这股力量影响,房梁、瓦片、墙体上骤然亮起蛛网般的网状线条,线条上有文字流转,一闪一灭,光芒渐盛——似在抵御这不知名力量的冲击。
可下一秒,流转的文字与网状线条骤然崩断、散开,最终淡化消失。土坯墙与木梁的连接处不断有碎屑掉落,连那“永不减损”的清池水,都骤然下沉了三寸。
要知道,此前无数人尝试过耗尽池水,却连半滴都未能减少——这股力量的可怕,可想而知。
就在瓦舍快要支撑不住时,一声冷哼在百丈之地回荡。紧接着,青瓦铺就的地面亮起纹路,一条条线形光线在瓦缝间游走——若是现世之人在此,定会认出,这纹路正是“八卦图”的形态。
八卦封图亮起的瞬间,百丈平台的边沿浮现出水波纹般的纹路,迅速聚拢成一座穹顶结界。而天空中那两枚圆形物体,似受八卦图影响,坠落速度骤然放缓,体积也从最初的两万五千余里,急剧缩小,缓缓穿过结界,无任何阻隔。
待靠近池面植被缩影不足一丈时,两枚物体已缩至水滴大小,融入先前从蕊头坠落的两枚球体虚影中,一同落入清池。
池水之中,两枚球体瞬间化作两道流光,直奔禹曦的环宇而去。可就在即将融入的刹那,异变突生:其中一道流光骤然停顿,向侧后方飞掠一瞬,随即又反向折回,停在禹曦环宇前不停颤动;另一道则顺利融入环宇,消失无踪。
此时,天空中传来一道平淡的声音:“你我有约在先,不得插手此事。我虽先出手,却也让了你一枚——另一枚,便让它自由坠落,如何?”
瓦舍方向无人回应,似在权衡利弊;天空中的声音也不急躁,静静等候。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