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岳阳城所有学子向往的圣地。
从那朱漆大门里走出来的,非富即贵,最不济也是个家境殷实的秀才。
而他们,却在这里支起炉子,卖着乡间最常见的吃食。
这种身份上的巨大落差,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在他们心头。
“爹,娘,姐,别紧张。”
程凡看出了他们的窘迫,笑着递给每人一杯温热的奶茶。
“挺胸,抬头。”
她的声音不大,却带着让人信服的力量。
“我们不是来乞讨的,我们是来做生意的。我们卖的东西,干净、好吃、暖和。我们靠手艺挣钱,不比任何人低一等。”
她指了指街对面那个卖包子的老伯,又指了指不远处卖馄饨的大婶。
“他们能在这里卖,我们为什么不能?”
家人顺着她的手指看去,发现那些小贩们虽然衣着朴素,但神情坦然,吆喝声洪亮,并没有丝毫的畏缩。
是啊,大家都是凭本事吃饭,有什么好怕的?
“凡儿说得对!”程大山喝了一大口奶茶,甜糯的暖意从喉咙一直滑到胃里,仿佛也给了他无穷的勇气。
他清了清嗓子,学着程凡教他的话术,用尽全身力气,中气十足地喊出了第一嗓子。
“卖烤红薯咯——!刚出炉的烤红薯、烤玉米!又香又甜!”
这一声吆喝,虽然有些干巴,但声音足够洪亮,立刻吸引了过往行人的注意。
紧接着,程老爷子也敲了敲身边的铁锅,用他那带着些许沙哑的嗓音喊道:“糖炒栗子!热乎乎的糖炒栗子!还有暖身子的牛乳茶!”
有了两个男人带头,何氏和程玉她们的紧张也缓解了不少。
她们虽然不好意思大声吆喝,却也开始微笑着,向驻足观望的路人介绍起自家的产品。
程凡满意地点点头。
她知道,万事开头难。
只要迈出了这第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了。
辰时,随着上学时辰的临近,书院门口的学子渐渐多了起来。
他们三三两两,穿着青色的学子襕衫,头戴方巾,手里或拿着书卷,或提着食盒,一边走一边谈笑风生,身上带着一股与普通百姓截然不同的书卷气。
很快,他们就注意到了程家这个崭新的、散发着诱人香气的摊位。
“咦?这是新来的摊子?”
“烤红薯?好香啊!这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在乡下,地里刚刨出来的红薯埋在灶火灰里烤熟的味道了。”一个穿着体面的年轻学子深吸了一口香气,脸上露出怀念的神色。
“还有糖炒栗子!这可是城里福记斋才有的东西,他们家怎么也卖上了?”
“快看,那锅里煮的是什么?白白的,还有黑色的珠子,闻起来有股奶香味和茶香味,好生奇特!”
学子们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
他们大多家境优渥,平日里吃的都是精细点心,对这种充满了田园气息和新奇创意的街头小吃,反而更感兴趣。
很快,就有第一个胆大的学生走了过来。
他一眼就看到了摊位上挂着的木牌,上面用一手漂亮的楷书写着——“程氏兄弟冬日暖铺”。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