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同人>热搜预知:我躺着就能掌控> 第123章:韩娱资本的税务崩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韩娱资本的税务崩塌(1 / 2)

第123章:韩娱资本的税务崩塌

小唐第三次把平板拍在陆砚之桌上时,那双金丝眼镜都没抬一下。

“哥!K&T公司资产冻结了!韩国国税厅发通报说金昌浩偷税三亿,现金流水全是从中国项目洗出去的!”

陆砚之正往咖啡杯里倒第三包浓缩粉,听见也没停手:“嗯,知道了。”

“你不激动啊?”小唐瞪眼,“这可是跨国税务案实锤!热搜都炸了,#韩娱资本崩塌#直接冲第一,评论区都在喊‘原来我们被当提款机三年’!”

他慢条斯理搅了下咖啡,勺子刮着杯壁发出刺啦声:“等他们查完账本再说激动不激动。”

手机震动,一条加密邮件弹出。是陈墨从韩国传媒大学法务中心回的信:**“资料已转交首尔地方检察厅,对方确认可作为刑事立案辅助证据。”**

陆砚之这才点了根烟——其实不抽烟,但写通稿时总爱叼一根装深沉,反正也从不点着。

上一章那封《第二轮授权合作说明》的邮件还没回音,盗版商还在试探底线。但他知道,真正的猎物从来不在明面上蹦跶。

真正该收拾的,是躲在幕后的金昌浩们。

---

顾晚舟正蹲在片场角落涮毛肚,火锅咕嘟冒泡,她拿筷子戳了戳屏幕上的新闻推送,冷笑一声:“哟,三亿?他当年塞给我剧本让我加吻戏的时候,报价才八百万。”

林姐站在监控台前,一手捏着对讲机,一手拿着热毛巾擦脸:“人家那是‘文化输出成本’,你算什么?顶流还得倒贴尊严?”

“现在好了。”顾晚舟夹起一片肥牛,“文化输出变文化逃税,国际刑警都动手了。”

她拨通陆砚之电话,声音懒洋洋的:“喂,把你们那个‘中国演员就该听话’的录音再发一遍给我,我要转发。”

“发过了。”他说,“而且不止录音。”

“哦?”

“我把他在韩国注册的空壳公司、资金转移路径、还有给赵天雄分红的银行记录,全打包成《中韩娱乐资本跨境避税模式研究》PDF,署名‘匿名学者’投给了《每日经济》。”

顾晚舟笑出声:“你还真把自己当教授了?”

“我本来就是。”他顿了顿,“只不过现在教的是——怎么用学术论文搞垮一个帝国。”

林姐抢过电话吼:“那你有没有把那份强塞吻戏的合同放进去?!”

“当然。”陆砚之轻描淡写,“还配了图表,标题叫《权力不对等下的表演合约异化》。”

顾晚舟把手机放下,对着镜头截了个图,配上文案转发:

**“有些人一边在中国逼女演员演亲密戏,一边在韩国说自己是文化传播使者。建议下次申奖先申报‘最佳财务魔术师’。”**

三十秒,十万转发。

五分钟后,韩国某知名综艺主持人发博质疑证据真实性,称“中方情绪化抹黑韩流”。

顾晚舟翘着脚晃鞋尖:“又来这套?反转剧本我都看腻了。”

林姐翻白眼:“每次出事就说我们打压韩流,怎么不说你们自己人贪得像貔貅?”

“别急。”顾晚舟咬碎一片薯片,“让他们吵,吵得越大,后面摔得越惨。”

---

陆砚之没闲着。

他调出金昌浩电脑的远程访问日志,发现这家伙去年七月曾深夜登录过《她时代》原始拍摄素材服务器,IP地址归属地是釜山某私人会所——正是他和赵天雄密谈的地方。

“好家伙。”他眯眼,“不仅想搞舆论,还想篡改成片内容?”

立刻让小唐联系驻韩记者站,把整套证据链重新整理,这次不再以“举报材料”形式提交,而是包装成“中韩合拍项目风险评估报告”,由陈墨以学术交流名义发给韩国影视产业协会。

“咱们不能说是来揭短的。”陆砚之边敲键盘边说,“得说是来‘帮忙提升行业合规水平’的。”

小唐一脸崇拜:“这波属于用文明的方式干脏活?”

“不。”他推了下眼镜,“这是用他们的规则,杀他们的王。”

两小时后,《朝鲜日报》财经版刊发专题:《警惕外资侵蚀本土文化产业》,引用了多份“匿名研究报告”,直指K&T集团长期通过虚报制作成本、虚构海外支出等方式逃税,并涉嫌干预中方合作项目创作自主权。

韩国网民瞬间炸锅。

#金昌浩滚出娱乐圈#登顶Naver热搜。

有韩国网友扒出,K&T旗下艺人过去五年平均缴税率不足8%,而行业均值为21%。更有人晒出内部邮件截图,显示公司高层曾开会讨论“如何把中国投资变成免税收入”。

“原来不是我们追星太疯。”一条高赞评论写道,“是我们被当成韭菜田种了五年。”

---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