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种可以先规模试养,成功了再推广。
我们甚至可以探索鱼虾混养、稻渔共生的模式——就是在稻田里也养点鱼,鱼能吃虫、松土,
它的粪便还能肥田,这也是系统治理的一环!”
最后,一位看起来颇为沉稳的区长站了起来,他的问题带着长远的考量:
“陈书记,您最后提到的‘永续发展’,我听着是给子孙后代谋福利的意思。
可眼下咱们这么困难,老百姓急着吃饱饭,会不会……顾不了那么远?
比如,大家会不会为了多打点粮,拼命用这块地,不让它歇着,最后又把地力耗尽了?”
这个问题触及了核心。
陈朝阳变得语重心长:
“这位同志问到了根本,永续发展,不是不顾眼前,恰恰是为了更好地顾眼前、顾长远。”
“我们为什么推行‘沃土方案’,搞堆肥、种绿肥?
就是为了让土地有劲,能持续不断地为我们打粮食。
如果像过去一样,只索取不投入,地越种越薄,最后连种子都收不回来,那才是真正断了眼前的活路,也绝了子孙的后路。”
“我们发展养殖,如果只顾眼前利益,过度投放饲料,把清水变臭水,那么明年、后年,我们连鱼都没得养。
我们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像是在为一个大家庭存钱,细水长流,家业才能兴旺。
我们不仅要打败盐老虎,更要学会如何与这片土地长期、和谐地共处,让它成为一个风调雨顺、土肥水美、能够自我恢复的活的家园。
这才是我们干部真正的百年大计,万年基业。”
一连串具体而充满智慧的回答,彻底折服了在场所有的人。
问答之间,一个宏大而清晰的蓝图,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化为了可以触摸、可以理解、可以一步步去实现的具体路径。
会议室里原本的疑惑和凝重,彻底被一种火热而坚定的激情所取代。
“当然,饭要一口一口吃。”陈朝阳语气放缓,但目标明确,
“在当前,最立竿见影,是把乡亲们从后工具的束缚里解放出来。
我已经请来了在昌平专区成功设计出模块化拖拉机,也就是新任的省工业厅副厅长郑春秋教授!”
他看向坐在角的郑春秋。
郑春秋站起身,向众人微微颔首,神情沉稳自信。
“由郑教授挂帅,立即成立‘苏北农具改良攻关组’,集合全县最好的技术工人和经验丰富的老农,目标只有一个:
在最短时间内,设计制造出适合我们苏北黏重盐碱土、轻便、结实、效率高的新式步犁和其他配套农具!
就叫它——‘苏北-51式’!”
“李长河同志!”
“到!”
“你负责,立刻在全专区,尤其是阜县,筛选十个不同土壤条件的村庄,作为‘沃土方案’和‘51式’步犁的试验点。
县里要派出技术骨干,记录数据,总结经验,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成功的模式推广出去!”
“是!”
……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