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宋国的使者再次来到西夏和大理。使者向梁乙埋和段和誉传达了宋国的条件:只要西夏和大理撤军,停止与辽国合作,宋国不仅会继续与他们开展贸易往来,还会降低关税,提供更多的农业技术和日用品;若是他们继续与辽国合作,等宋国打败辽国后,定会出兵攻打他们,到时候后果自负。
梁乙埋和段和誉看完宋国的条件,心里更加动摇。
他们知道,宋国的实力强大,若是真的惹恼了宋国,自己的国家很可能会步辽国的后尘。他们开始秘密商议,是否要放弃与辽国合作,重新与宋国结盟。
与此同时,辽国的耶律洪基也收到了西夏和大理犹豫不决的消息。他心里顿时慌了神,若是西夏和大理撤军,停止与辽国合作,辽国就真的成了孤家寡人,根本无法抵挡宋军的进攻。
他立刻派人去西夏和大理,承诺给予他们更多的好处,甚至愿意割让土地,只求他们能继续与辽国合作,共同对抗宋军。
一时间,四国之间的博弈变得更加激烈。西夏和大理在宋国和辽国之间摇摆不定,宋国则继续加大对辽国的进攻力度,同时向西夏和大理施压,辽国则拼命拉拢西夏和大理,试图挽回败局。
开封城内的气氛越来越紧张,圣上几乎每天都要召见李正华,商议战场上的情况和应对三国联盟的策略。御书房内,灯火彻夜通明,圣上坐在龙椅上,面前的桌子上铺满了边境的地图和战报,脸色憔悴,眼中布满了血丝。
“李正华,你看看这份战报。”圣上拿起一份战报,递给李正华,语气疲惫,“刘大将军虽然拿下了辽国的第四座城池,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士兵伤亡近万人,火器的消耗也很大。军器监那边,还能及时供应火器吗?”
李正华接过战报,仔细看了一遍,躬身说道:“陛下放心。”
兴庆府的皇宫内,李乾顺拿着辽国使者送来的割地文书,手指在“将西部三城割让给西夏”的条款上反复摩挲。
殿外,梁乙埋正焦急地等待着,他知道,这是决定西夏未来走向的关键一刻——是继续在宋辽之间观望,还是彻底倒向辽国,与三国联手对抗宋国,全在李乾顺的一念之间。
“丞相,你说咱们真的要与辽国合作吗?”李乾顺的声音带着几分犹豫,“宋国的火器太过厉害,连辽国都节节败退,咱们若是与辽国结盟,万一宋国转过头来攻打咱们,咱们能抵挡得住吗?”
梁乙埋走进殿内,躬身道:“陛下,臣明白您的顾虑。可咱们若是不与辽国合作,等宋国吞并辽国后,下一步就会轮到咱们西夏。到时候,咱们就算想反抗,也没有盟友相助,只能任人宰割。”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坚定,“辽国愿意割让西部三城,还承诺与咱们平分宋国的战利品,这是咱们壮大自己的绝佳机会。只要咱们与辽国、大理联手,集中三国的兵力,就算宋国的火器再厉害,咱们也有一战之力!”
李乾顺沉默了片刻,想起宋国使者承诺的贸易优惠和农耕技术,又想起辽国使者描绘的“平分宋国”的蓝图,心中的天平渐渐向辽国倾斜。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