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明显比平时热闹,这座村庄并不是宿体小时候待的村庄,硬要说的话,算是邻村。
大家伙穿着喜庆的红衣裳,家长里短地互相打招呼,甚至和阿笙相熟的商贩都乐呵呵地与他们说了句“新年好”。
秦游不曾碰见过这些场面,有些腼腆,话都不太敢说,阿笙见他局促,问道:“要不要给你买件新衣裳?”
秦游只有两件冬衣替换,想着等天回暖他就没衣服穿,阿笙小手一挥:“走,新年新气象,咱们买衣服去!”
村里的衣服店自然不像城里光鲜亮丽,花样也不多,但胜在便宜,阿笙挑了几件,有秦游的,也有她的。两套红色的冬衣,男女样式一样一件,两套内衬的长袖,同样一人一件。
光是四件衣服,就花去了她大半的身家。
秦游有些心疼,“剩下的钱会不会不够我们过冬?”
阿笙感叹于他的勤俭持家,“家里的肉还有存货,三个月足够我们吃了,白菜也便宜,不用担心。等过完冬天后,我们再去采些野菜来卖,很快就会有钱的。”
秦游听到她那么说,也放心了下来。
等买好东西回到家,阿笙便开始熬鸡架汤,熬汤期间她又取来面粉揉面团,在宿体的记忆里,婆婆做的“猫耳朵”也很好吃,小小一个,口感劲道,做起来也方便,连当时还是孩子的她都能参与其中。
面团揉好,无需发酵,擀成约一厘米厚的面片,用刀切成小骰子大小,然后用手指一撵就能做成生胚。
鸡骨架还需熬许久,阿笙在教完秦游怎么做“猫耳朵”以后,便放心地把这项工作托付给他。
至于她自己,“猫耳朵”需要配菜,此刻,她正前往储肉盒取肉。
辣炒兔肉就很合适,再加个酸辣大白菜,这一餐堪称完美。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