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透过双层玻璃窗,在光洁的大理石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赵阿姨站在厨房中央,手中的菜刀规律地起落,葱段整齐地排列在案板上,像一列训练有素的士兵。这是她在林家的第七个月,时间久到足够她熟悉这个家里每一只碗的摆放位置,却依然摸不清女主人变幻莫测的脾气。
“赵阿姨,今天包饺子吧,小辉想吃韭菜猪肉馅的。”林太太倚在厨房门边,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快地滑动着,“多包点,留着明天早上煎着吃。”
赵阿姨应了一声,手上的动作更快了些。她知道林太太口中的“多包点”意味着至少一百个——这家的男主人食量大,读高中的小辉更是能一顿吃下二十多个饺子。
饺子皮在掌心摊开,填馅,对折,捏合。赵阿姨的动作娴熟得像在表演,每一个饺子都饱满匀称,裙边精致。这是她从小练就的手艺,在老家时,每逢年节,她总是包饺子的主力。那时围在桌前的是一大家子人,吵吵嚷嚷,面粉飞扬,不像现在,只有她一个人在这间二十平米的现代化厨房里,安静得能听见冰箱运行的嗡鸣。
林太太偶尔会拍一段赵阿姨包饺子的视频发到朋友圈,配文“家有巧手阿姨,幸福就是这么简单”。赵阿姨从不多言,尽管她觉得这种炫耀有些幼稚。在她看来,食物是吃进肚里的,不是拿来做面子的。
中午,一家人围坐餐桌前,热气腾腾的饺子很快被一扫而空。小辉打着饱嗝,拎起书包匆匆出门补习。林先生放下筷子,擦了擦嘴,也赶着去公司开会。转眼间,偌大的房子里只剩下林太太和赵阿姨。
收拾完餐桌,赵阿姨正准备着手准备晚餐要用的食材,林太太叫住了她。
“赵阿姨,中午就咱俩吃饭,别做新的了。”林太太指了指冰箱里剩下的饺子,“把早上的热一热,我跟你一起吃饺子吧。”
空气突然凝滞了。
赵阿姨放下手中的抹布,缓缓转过身。她的嘴角紧绷着,眼睛斜睨着林太太,那目光里有什么尖锐的东西,让林太太不由自主地后退了半步。
“林太太,”赵阿姨的声音很轻,却像刀子一样锋利,“入户时我就说过,在你家不吃剩饭。饺子是剩的,你自己吃吧,我要自己炒菜做新饭吃。”
林太太愣住了,嘴唇微微张开,却发不出声音。她看着赵阿姨面无表情的脸,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应。这位平日里温顺能干的保姆,此刻像完全变了个人。
“啊?跟我一起吃饺子也叫吃剩饭啊!”林太太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却微弱得如同呓语,“现在的保姆咋这么厉害呀?”
赵阿姨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拿出几样蔬菜,开始清洗、切配。厨房里只剩下菜刀落在案板上的哒哒声,每一声都敲打在林太太的心上。
这顿午饭,林太太一个人坐在餐桌前,机械地咀嚼着煎饺。而赵阿姨则在厨房的小桌旁,安静地吃着自己刚炒的一荤一素。两人之间仿佛隔着一道无形的墙,墙这边是雇主的不解与愤怒,墙那边是保姆的沉默与坚持。
赵阿姨还记得七个月前第一次踏进这个家门的情景。中介公司的小王热情地介绍:“赵阿姨是我们这儿最抢手的保姆之一,做事利索,讲卫生,就是有点小要求...”
当时林太太笑着打断:“有要求的阿姨才专业呢!”
是啊,赵阿姨确实有要求。她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一条一条地列出来:月薪不能低于市场价,工作时间要固定,晚上不带孩子,午休时间要保证,双休日必须休息,还有——不吃剩饭。
“这个‘不吃剩饭’是什么意思?”林太太当时好奇地问。
赵阿姨解释:“就是不吃上顿剩下的饭菜,我可以把剩菜热给家里人吃,但我不吃。”
林太太当时觉得这要求有点奇怪,但看在赵阿姨其他条件都不错的份上,还是答应了。谁能想到,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要求,会在七个月后引发这样一场冲突。
午饭后,林太太把自己关在卧室里,给闺蜜打了个长长的电话。
“你说现在保姆怎么这么难伺候?”她压低声音,生怕被门外的赵阿姨听见,“跟我一起吃饺子都不乐意,非要自己单独炒菜吃!这哪是请保姆,这是请了个祖宗!”
电话那头传来闺蜜同情的声音:“现在好保姆确实难找。不过你家赵阿姨平时不是挺能干吗?”
“能干是能干,可这脾气也太大了。”林太太抱怨道,“你是不知道她那个眼神,好像我让她吃剩饭是多侮辱人的事似的。”
挂掉电话,林太太躺在床上,思绪飘回了二十年前。那时她刚结婚,住在婆婆家。婆婆家里也请过几个保姆,个个都是低眉顺眼,从不敢跟主家顶嘴。吃饭时,保姆总是等全家人吃完后才在厨房随便吃几口,哪敢挑剔是不是剩饭?
时代真的变了,林太太想。
而厨房里的赵阿姨,正仔细地擦拭着灶台。她的动作依然麻利,但眉头紧锁着。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不吃剩饭”的原则引发矛盾了。上一家雇主也是,总想让她吃前一天剩下的菜肴,美其名曰“别浪费”,却从不考虑她的感受。
赵阿姨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剩饭是常态。母亲总是把新鲜的饭菜留给父亲和孩子们,自己吃着上顿剩下的。有一次,赵阿姨半夜起来上厕所,看见母亲一个人在厨房,就着咸菜吃冷饭。那一刻,她暗自发誓,等自己长大了,绝不过这样的生活。
后来她结婚生子,丈夫早逝,为了养活儿子,她来到城里做保姆。从最初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游刃有余,她始终坚持着一些原则。“不吃剩饭”不是矫情,而是她对生活最后的坚守。
下午三点,小辉补习回来,一进门就嚷嚷着饿了。
赵阿姨早已准备好水果拼盘,又热了一杯牛奶。看着小辉狼吞虎咽的样子,她忍不住提醒:“慢点吃,别噎着。”
小辉含糊地应了一声,突然问道:“赵阿姨,中午你是不是跟我妈吵架了?”
赵阿姨愣了一下,随即摇摇头:“没有,就是有点小误会。”
“我妈说她让你吃剩饺子,你不乐意。”小辉眨着眼睛,“其实我也不爱吃剩饺子,煎过的饺子皮硬邦邦的,不如新煮的好吃。”
赵阿姨笑了笑,没有接话。孩子总是诚实的,不会掩饰自己的好恶。
傍晚,林先生回来了。一进门,他就察觉到家里的气氛有些异样。妻子阴沉着脸坐在沙发上,赵阿姨则在厨房里默不作声地准备晚餐。
“怎么了?”林先生轻声问妻子。
林太太把中午的事一五一十地说了,越说越激动:“你说她是不是太过分了?我好心跟她一起吃饭,她倒嫌是剩饭!”
林先生沉吟片刻,拍了拍妻子的手背:“赵阿姨确实有她的原则,咱们不是早知道吗?再说了,她其他方面都做得很好,何必为这点小事计较?”
“这是小事吗?”林太太不服气,“这是态度问题!她现在敢拒绝吃剩饭,明天就敢要求涨工资,后天就敢...”
“你想多了。”林先生打断她,“赵阿姨不是那样的人。”
晚餐时分,气氛依然尴尬。林先生试图找话题缓和,但赵阿姨只是简短应答,林太太则一直板着脸。只有小辉浑然不觉,津津有味地吃着赵阿姨做的红烧排骨。
“赵阿姨做的菜就是好吃,”小辉含糊不清地说,“比学校食堂强多了。”
赵阿姨的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喜欢吃就多吃点。”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