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洪承畴兵不血刃就围歼了义军,狠、毒、辣。
从那天之后,不论慧梅晚上睡在哪里,总会经常做一个梦,在满天灰烬之中,高一功在跟她挥手道别,而她,泪眼婆娑。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洪承畴干了这么一件大事,朝廷不可能不知道,一时间海晏河清,朝廷人人额手称庆。王二麻子第一时间,发了邸报,没一个月,全国皆知。
洪承畴的胜利就是杨鹤的失败,目的相同,手段各异。同样的目的,不同的手段,洪承畴胜了。
崇祯三年六月前后,杨鹤在承受有些义军攻掠延安、庆阳的巨大压力之下,隐匿军情,坚决招抚,成功地让一些人投降了朝廷。杨鹤给他们免死牌,把他们安置在河曲、延绥一带。这些人里,就有在红石峡作为杨鹤暗桩的神一元、神一魁两兄弟。
这次行动,不仅化解了庆阳之围,而且还一度扭转了陕西等地的不利局势,招降了一大批义军首领,令朝廷十分满意。
就在杨鹤庆幸自己成功招抚神一元、神一魁时,却有一些其他义军首领降而复叛,重操旧业,一时烽烟又起。
再加上闯王高迎祥、老回回马守应、曹操罗汝才、八大王张献忠等,拥兵二十万,与杨鹤作对,一度好转的形势又急转直下,一塌糊涂。
杨鹤无奈,给朝廷上了一份名为《微臣万苦堪怜事》的奏疏,哀叹自己焦头烂额、贼平无日。
平时对杨鹤招抚政策早已不满的朝廷官员,此刻也纷纷落井下石。既然如此,那么谁行谁上。王承恩建议同时采取两种方式,剿抚并用。
所以,朝廷既支持杨鹤,也支持洪承畴。
杨鹤也算是混久了官场的人,在看清了形势后,红石峡聚义前特意约见了一丈青、皂莺、一朵云。然而,一切都晚了,洪承畴设伏当日,一道奏疏也被他派人快马送往了京城。
这道奏疏里边,有一句话打动了朝廷:既然杨鹤说庆阳抚局已成,降贼遣散俱尽,为何又有高迎祥、老回回、曹操之流,难道他们是从天而降的吗?
红石峡一役后,朝廷正式下了一道诏书:“杨鹤总制全陕,何等事权,乃听流寇披猖,不行扑灭,涂炭生灵,大负委任,着革了职,锦衣卫着当官旗,扭解来京究问,员缺推堪任的来用。练国事姑着降三级,戴罪剿贼自赎,如仍玩纵,定行重治不宥。”
要不是当时他的儿子杨嗣昌求情,杨鹤可能连命都保不住了,待他一回到京城,便谪戍到了袁州。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