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已经跃跃欲试,准备大展身手。
有的人心里还在思考这个“王可”是谁,华国着名的青年富豪?没听说过呀。
公司的大老板换人,每个人有自己的心思和打算。
不过,在座的有一部分都是职业经理人。
这些人也没有太过患得患失,毕竟给谁打工都一样。
而这正是第四代掌舵人余老爷子十几年来一直努力改变和慢慢发展的结果。
在公司管理和生产方面,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以集团化组织结构来运作企业。
将原本由各区域市场分别管理的业务转为由集团业务主管统一管理,还对公司管理层也进行了一些调整,任用外部职业经理人。
路是对的,但他已经没有那么多时间。
而且家族内部成员众多还不团结,各自为营、斗争复杂,可谓是“剪不断理还乱”。
既然这样,那就卖了家族企业,大家各自安好吧。
没了利益纠葛,也就没有那么破事了。
“我已经年过七十,确实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和时间折腾了,也真的累了,没了一些羁绊,‘仁生堂’或许……能发展得更好。”
说到这里,他心里有些五味杂陈。
如果没有家族里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余家不会落到现在变卖家产的这副田地。
不但不愿意帮忙,还一直在后面扯后腿。
目光有些惆怅地扫视在座的众人,等心里的情绪平复下来,最后总结了一下。
“在我看来,余氏家族在这个家族企业中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确保‘仁生堂’的理念和文化能够代代传承。”
“即便家族成员不再积极参与公司管理,其他投资经营者也能意识到这个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它延续下去。”
“百年老字号品牌的理念文化不变,发展的越好就能惠及更多人,企业的控制人换成谁已经不重要了。”
最终,他也只能这样自我安慰自己了。
会议开完之后,又分别找了几个重要的核心高层面谈交流了一下。
还有人一离开会议室就开始查询资料。
心里非常好奇未来的大老板“王可”到底是何方神圣?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心里不由地暗自感慨,果然是青年富豪!
“嘶……真厉害呀!年仅二十七岁就身家千亿,合计新元也两百多亿了。”
……
于此同时,王可从可欣投资公司离开。
回了太平山白加道的别墅一趟,拿了一些礼品礼物,然后来到罗家拜访。
对于“仁生堂”的收购,大姑父罗志文也是帮了大忙,必须得上门感谢看望一下。
而罗家人对他的到来是热情欢迎、亲切有加。
“来,小可,坐下吃点水果吧!”
“好好,大姑你放在桌子上就行,我吃的话自己拿,在咱自己家不会假客套的。”
苏丽燕笑道:“那就行,在大姑家就和自己家是一样的,来香江的事情忙完了吗?”
有些事她也听丈夫说了。
丈夫这两天一直在东奔西走联系人,帮着促成一个公司收购的合作。
“嗯,收购公司的事差不多了,剩下的工作交给公司高管负责就行,这次收购还多亏了大姑父帮忙呀。”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