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穿越>我,薯条,苏联英雄> 第278章 日式除魔(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8章 日式除魔(上)(2 / 2)

(一些解释:

1、日本天皇御前会议

这是日本在二战前与二战中的核心决策机制。

其本质是天皇列席、内阁主导的最高国策会议。

在这些会议之中,原则上天皇并无直接决策权但拥有“最终认可权”。

其大概过程为:

a、内阁首相提议召集,内阁核心成员(首相、外相、陆相、海相等)及军方高层共同参与,在皇居开会。

b、会议前参会方实际已经对要讨论汇报的议题有了各自方案,并且在原则上讲已经达成共识。

c、会议召开后,天皇作为“国家象征与主权代表”出席,但其不主动发言。

而是由其他与会者在天皇面前象征性开会讨论后形成统一意见,最终由首相向天皇“奏上”方案。

这时天皇再通过“御下赐”(口头同意)或沉默表示认可,代表方案得到国家最高权利通过。

当然看到这其中关键的由天皇沉默表示认可的步骤。

一些政治斗争经验丰富的读者可能已经意识到了这种决策方式其中的问题。

即如果天皇想要对某个方案表达反对意见。

或者内阁之中某些派系想要借这个原则上只是加强政权合法性的,在设计时默认是形式流程,但是从来没人声明天皇必须同意内阁决定的仪式做最后争辩。

那么这样的决策机制之中就有了充足的可操作空间。

毕竟一个人如果开口说同意,那么可以很明确。

但是要通过所谓体现神言不可轻闻,天皇神性高于内阁的所谓表情默认判断天皇的实际态度。

那就说道大了。

比如今天天皇默认的时候身体稍微前倾了一些代表什么意思这些都可能被有心人预设引导并过度解读。

而这就是所谓揣摩圣意。

这是明治天皇和二战前和二战中的日本内阁进行密室政治且规避政治风险的关键。

即双方都可以说做出某些决定不是自己的本意,自己只是按照“君主立宪”(“天皇神圣”)的原则,对内阁(天皇)的想法进行了默认(揣测)。

而就像大明王朝1566中嘉靖为什么一直不上朝,也不对内阁上表的意见做明确指示,只让内阁揣摩他的想法办事一样。

如果真的去了解一些小日子在走向军国深渊的道路上历次御前会议发生的事情我们就会发现。

明治天皇,作为大概是所谓万世一系的日本天皇之中实权最盛之一,并不像战后审判时小日子右翼维护的那样对于战争毫无责任。

美国人因为自身狭隘的国家利益,放弃对于天皇一系的战争罪行追究,从根本上相当于给大量小日子战犯开了口子。

这也是二战后小日子右翼被清算的不彻底以至于后面一直跳的关键原因之一。

2、藤原家族、源氏家族、以及日本天皇血脉

日本藤原家族是日本历史上最为显赫的家族之一,其从飞鸟时代到平安时代末期,掌控日本政治近500年。

因此哪怕到了明治时期,其也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被天皇列为华族(明治维新后日本将原本的贵族转称为华族)之首,获公爵称号,是日本累世公卿制度之下,公家(贵族文官)派系的领头大哥。

PS:关于藤原家族一个有意思的知识就是,由于其在日本历史上影响力过大,加上日本女子有嫁人后改为父姓的传统,所以开枝散叶了上千年的藤原家,不仅是日本第一大姓,也被一些日本进步派抨击,如果不改变改姓传统,那么要不了多少年日本就都是藤原了。

源氏家族也是日本历史上极为重要的家族群,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起源于天皇血脉,是日本版推恩令作用于天皇家族的结果(从嵯峨天皇开始,因国库无力供养过多天皇子女,将四位皇子和四位皇女降为臣籍,赐姓“源”开始,陆续有二十多位天皇进行过这种操作)。

这让源氏家族极为庞大,并依靠自身的皇家血脉掌握了大量武士(像中国皇帝封自家人当掌握军权的封疆大吏),进而能成为日本武家(军阀武官)传承的开创者,其中清和源氏分支是第一代幕府——镰仓幕府的建立者(三代幕府的合法性来源都和源氏有关,或者说都能自称天皇血脉,虽然他们的血脉可能还不如皇叔)。

因此到了幕府之后的明治时期,源氏家族同样影响巨大,其下多个分支(如近卫、九条)也位列顶级华族之中,是武家核心。

而日本明治新军(主要是陆军)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州藩,其藩主毛利氏也是源氏的分支。

此外由于累世公卿的纠缠,包括上述两个家族在内的华族核心圈层已经事实上盘根错节在了一起。

这让很多二战时期(比如数次组阁,策动侵华战争的日本首相近卫文麿,单从姓氏就知道和什么有关),乃至二战后到现在(比如胸口开花的日本前首相安倍家族也和藤原以及源氏有关)。

那些站在前台的日本政客或者军队大佬都有和上述家族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便是日本当代派阀政治的历史经纬。

至于所谓日本天皇血脉,除去日本人神话的部分。

一个事实性情况就是,作为被政治需要塑造成万世一系的“神话家族”。

天皇家族在小日子的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被权臣或者幕府控制的道具。

所以天皇家族内部在为了保证所谓血脉纯度(合法性来源)的制度设计下,存在大量本来应该出现在豌豆杂交实验里的结婚方式。

而这种已经导致西方很多同样喜欢血脉纯净的家族屡出弱智乃至绝嗣的操作,为什么到现在也没有彻底干掉这个家族。

则是因为日本的权臣们发明的控制天皇(形式上剽窃东大外戚,但执行起来更像奉天神以令不臣)的方式——给天皇嫁女儿,为天皇家族补充了宝贵的外来基因。

(正是藤原家发明了这种方式,带领藤原家走上巅峰的藤原道长,一口气给当时的天皇嫁了三个女儿,并形成了所谓要掌控权力先掌控皇后的传统)

当然由于这些华族们自己和天皇家族也有血脉瓜葛(比如庞大的源氏),外带他们同样长期像豌豆杂交一样给天皇嫁女儿,再加上他们本身也是不与外部阶层通婚,让这种补救效果其实并不永续。

所以即使现代日本阶层之间结婚的障壁已经不像曾经那样森严,但当代日本天皇家族成员依然一副弱智的样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