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华夏现在的经济条件,售价28000的手机确实只有极少一部分人能够消费得起,但问题是华夏的人口太多了。
根据最新一次的人口普查结果,华夏的总人口已经突破十亿大关,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有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就算有钱能买得起28000块的手机的人比例很低,相乘之后也是个不小的数字。
这部分有钱人的消费市场虽然远不如灯塔这样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但要相比西欧那些人口稀少的发达国家,消费能力其实也不遑多让。
出乎意料的销量给引进手机的外国公司增添了不少信心,他们趁势在电视,报纸上大打广告,将手机宣传为目前人类科技的最高结晶,有钱人才配享用的与其地位相等的产品,目的就是趁着洪氏生产的手机上市之前,占据更多的市场。
毕竟手机这种昂贵的东西,一般人买了就会使用很长时间,短期之内不会再购买第二台。
只要能在洪氏的产品上市之前抢下足够的市场,应该就能有效打击洪氏生产的手机上市之后的销量。
在这种局势之下,1982年6月6日。
洪氏集团旗下子公司洪科手机公司正式推出了公司第一款手机洪科黄金。
相比起外国那种用一串字母加数字的手机命名,洪氏集团以非常简单粗暴的黄金作为第一款手机的官方名字。
这既是为了好听好记,也符合产品的定位,同时也是产品最重要的卖点!
洪科黄金手机定价一万八千元,虽然比外国厂商售卖的大哥大手机便宜了整整一万块,但依旧是一般人高不可攀的价格。
这款黄金手机,在外观,体积,通讯能力,续航时间这些基础条件上都跟外国厂商售卖的大哥大相差无几。
虽然便宜了一万块,但有钱的都在之前买了外国厂商的大哥大,市场已经被抢走了一大块,光是依靠差不多的性能和便宜一万的售价,似乎很难把市场抢回来。
毕竟有钱买得起手机的,不差那一万块。
没钱买不起手机的,你便宜了那一万也一样买不起。
所以黄金手机突围的关键在哪里呢?
就在它的名字,黄金!
在官方渠道购买黄金手机的所有消费者,就是以鎏金工艺,在手机背面刻上消费者的名字,这样黄金手机的持有者在每次打电话的时候,手机背面都会亮出一个金灿灿的名字,彰显消费者尊贵的身份!
啥玩意儿?
土?尴尬?
拜托咧,在八十年代花两三万块钱买一个比砖头还要大的大哥大,拿在手里跟人讲电话的,有几个不是为了装逼的?
是寻呼机不好用了还是固定电话不能用啊?
洪氏,满足的就是这些土豪的装逼需求!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