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花市灯如昼> 第105章 后记 春来秋往明灯不绝,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章 后记 春来秋往明灯不绝,薪火相传生生不息(1 / 1)

月27日,《花市灯如昼》完结。

这是我第一本长篇小说,此时心情格外忐忑,又极度兴奋。

事情要从2023年1月说起。

过年时,我和家人一起在苏州旅游,走了很多景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盘门灯会。

花灯,也叫灯彩,作为烘托年节气氛的存在,在过年期间并不鲜见,但我仍然为苏州灯彩所震撼。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它独特的审美意蕴,与苏州园林相契合的,或者说,正好浓缩了园林的造景艺术。

这就很有特点了。

更有特点的是,苏州灯彩还充分呈现了吴门画派的艺术之美。

人说苏州风雅,我亦深以为然。

总之,在吴门画派艺术和苏州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影响下,苏州灯彩美轮美奂,特色鲜明,荣列“国家级非遗名录”。在当代,它还与时俱进,成为集“声、光、电、动”于一身的灯景艺术。

然而,进一步了解之后,我惊讶地发现,苏州灯彩的市场并不是非常好,它也一直为价格低廉、批量生产的塑料灯笼所冲击。长久以来,苏灯艺人们都面临着转型与活化的挑战,不断求索与创新……

了解到这些之后,我有一种倾诉的欲望。

在朋友的鼓励下,我准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灯彩”写一部小说,一部表现“苏州灯彩”“匠心传承”主题的小说。

为此,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搜罗苏州灯彩和苏州多项非遗的相关素材,看了不少纪录片。

为了写出小说背景地苏州的“苏韵”,其后,我又请了年假前赴苏州进行采风,参观了当地众多的博物馆,并在千灯古镇、同里古镇等地居住多日,以了解民风民俗,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此期间,我还采访了几位苏州灯彩艺人,以深入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和艺人们的心路历程。最终,我从宋词中汲取灵感,为小说取了个浪漫的名字——《花市灯如昼》。

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之后,我终于开始提笔写大纲,用我学来的一些写作技巧。我本以为很简单,实际上“看花容易绣花难”,在人物设定、情感脉络、细节设置上,我都遇到了一些难题。

还好,最终我有所参悟,顺利地修订了大纲。

在确定好小说的主题思想,及写作的切入点之后,我以“吴门画派新秀倪虹传承、宣传苏州灯彩”的情节脉络为核心,进行正文的写作。

如本书文案所言,本书的情节脉络是“从非遗电影,到校园文化;从“有来哉”灯,到“万眼罗灯”;从行业复兴,到古为今用;从3D打印,到策划营销;从走出国门,到光耀世界!”

有非常明晰的主线。

通过这条主线,我想表达的是,国家对非遗事业是有所扶持的,但一个行业的发展传承,更需要每一位传承者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懈创新的能力。

在小说中,我还设置了“非遗类博物馆建设”“非遗文化进校园”“非遗走出国门”等情节,使得小说内容更丰富,更能关照当下的“博物馆热”,更能贴合“非遗保护要从孩子抓起”的教育理念,更能传达“文化自信”的主题。

依照既定的创作计划,小说在七猫中文网连载,总字数为20万字。

而今,小说业已完成,不过,因为篇幅所限,我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

其实,关于文化自信,关于苏州风雅,我还有很多很多想讲的故事,那么,请期待我下一个故事,走进下一次文化之旅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没有了

零零读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