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零零读书网>都市>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第1858章 虎牢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58章 虎牢关(1 / 1)

数年前,徐达和张合拿下洛阳之后,洛阳守将贾信殿后力竭战死,洛阳太守赵俨仓皇带着残兵败将出逃,连带着洛阳大小官吏都带走不少,就是不想给蜀国留下可用之人。

赵俨手里的残兵败将数量不多,而且军无战意,赵俨自己又不是一个以武力值见长的将领,在撤退的路上自然是不敢停留,更不可能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抗了。

魏军这一撤啊,一直撤到了虎牢关里,和曹洪的急行军援兵合兵一处,借助虎牢关天险作为屏障,魏军才稍稍松了口气。

不过他们这撤的丝毫不带拖泥带水的,也代表着蜀军追击路上没有任何抵抗,除了洛阳之外,这几天内,蜀军也陆陆续续将洛阳四周的郡县都差不多给占领完了,甚至可以说是兵不血刃就占领完了。

而曹魏那边,没打算也确实没能力出来拦截蜀国,就打算死守虎牢关了,任凭蜀军将司州全部占领,也绝对不出关抵抗。

这也没办法啊,在那个阶段,魏国全国上下可都是人心惶惶,军心动荡啊。他们可是比袁绍还惨,刚刚输了两个大的——第一是隔壁西路大军的夏侯渊不仅没打下长安,反而被蜀国活捉俘虏,这对于曹操来说,可是丢了大人啊,西路的曹魏大军也是士气低落;

第二就是东线的洛阳都丢了,洛阳是前朝旧都,政治意义太重大了,若说夏侯渊被俘虏只是军心动荡的话,那么洛阳的陷落,可是让整个魏国朝堂都有些人心惶惶了,特别是一些比较迷信的文官,都开始说什么大凶之兆等等了。

在这个关头,曹操也是又心烦又焦虑,脑袋也是止不住的疼,现在的魏国只能先做好防守,哪还有心情去主动进攻啊?

所以,蜀国占据司州各地都可以说是兵不血刃,毫不费力,很快就将除了虎牢关之外的所有司州土地纳入版图。

后续的几年时间里,双方也不是没发生过小摩擦:魏国偶尔会出来组织扫荡一次,蜀国也积极应战,分别在新郑、荥阳等地陆续发生了几个小型战役。

不过这些小摩擦倒是很讲究,都是在野外空地拉开对战的,规模伤亡都很小,都没有损坏城里设施,更没有误伤百姓了,蜀国地盘也没有什么损失。

这些小摩擦更多意义估计还是练兵,并没有太大的危险,自然也不会影响到蜀国百姓的生活了……

就这样,张富怀揣着欣慰的心情,也是很轻松就穿过了河南郡,一路向东,直到了虎牢关下!

司州、河南郡,虎牢关。

首次提起虎牢关,需要简单介绍一下,避免有人说我不严谨,误人子弟。

三国时期“虎牢关”在正史中其实是叫做“汜水关”,两者实指同一地点。文学名着《三国演义》为了艺术效果,将“三英战吕布”的战场设定为“虎牢关”,使其名声大噪。

而后世不管是影视剧还是游戏等作品,也是一直延用了《三国演义》中更广为人知的名字,叫做了‘虎牢关’,包括后世在这里修建的虎牢关遗址、虎牢关景区等,都是采取了这个名字,本文也将全部以虎牢关为名。

虎牢关坐落在成皋县境内的汜水西岸,地处嵩山余脉与黄河之间的狭长通道上。这条通道是连接东方(如兖州、青州)与古都洛阳的必经之路,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历来被无数人称赞过:“三国第一雄关之美誉”。

不过从事实上来讲,虎牢关的防御体系,其实是不如益州的剑阁的,益州剑阁是真的连路都没办法绕,这可是进入益州腹地的唯一路线,除了翻山越岭,再无他法。

而虎牢关相对要好一些,不管是从西向东到中原腹地、还是从东向西来到洛阳,都是可以北渡黄河的;从黄河绕道到中原或者是到洛阳,是有一条水路在呢。先别管黄河发起脾气来有多可怕,至少还是有选择呢。

除此之外,虎牢关本身的防御能力可是独一档的,特别是这几年在曹魏的修缮之下,已经到达了一个变态的地步!

一般的关隘分为外部防御区域和内部区域:

顾名思义,外部就是主要防御作战的地方,关城周围必然有高大坚固的夯土城墙。汉代城墙技术成熟,墙体厚实,顶部可供士兵巡逻、作战,和普通城池的城墙类似,攻城战主要就是在这里进行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零零读书网